“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原句该如何理解?出自哪里?
初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9-04-14 10:54:39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咱们听过,以前再看电视剧里面郭靖就背过。刚听到的时候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对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原句的解释,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中国的经典《道德经》。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下面咱们来看一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该怎么翻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原句该如何理解?出自哪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对于这两句话的直白解说就是:大自然的处事法则就是,哪里高了,突出了,或过多了,就把那些高的、突出的、多的去掉一部分,去填充给那些过低、过洼、或过少的,让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使他们不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就不是这样的,人类社会是把那些资源贫瘠的去补充给那些资源丰富的,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

  圣贤终究是圣贤,可以一叶知秋。尽管老子没读过《史记》之类的二十史,也更没经历过中国几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但他的思想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了。历朝历代的规律是由平至乱、由盛而衰,其根本就是对于“损不足而补有余”的较佳解释与事例证明。王朝初建,统治阶级多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整个社会也会呈现一片太平盛景,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距离还不太明显,甚至有些明君和官员们还更勤政爱民,因此,社会发展进步只是时间问题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日渐积累,太平日子过久了,统治阶级就开始享受生活了,歌舞升平坐吃山空,甚至是透支王朝未来,苛捐杂税猛于虎,老百姓日子渐渐失去了希望和奔头,再来点天灾人祸,只需要有人登高一呼,响应者云集,较终星星之火成燎燃之势,开启天下大乱模式。如此王朝更替周而复始。这不正是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么?

  至于大自然呢?它一直都遵循着“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所以任由我们人类社会如何更替往复,它依然是自然而然,不动声色。

  一个王朝,如果统治者们能效仿天地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与天下为公有同工之妙),那么这个王朝还是很有中兴之希望的。但人的私心太盛,注定了更替是其宿命!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鲁国是正宗姬氏宗亲,为什么不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下一篇:《端居》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该怎么翻译?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