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出自哪里?如何赏析这句话的意思?
初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20-01-14 10:04:30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出自哪里?如何赏析这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诗是经典的两句,我们现在经常都会说到,这句诗是出自宋代词人陈与义的古诗《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我们先来欣赏《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整首诗的含义,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然后在来明确“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意思和特点吧。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出自哪里?如何赏析这句话的意思?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上阕中词人回忆多年前与好友与午桥(位于陕西南面)欢饮,其中也多是豪杰,直到月亮消逝,看着杏花轻落,吹着笛直到天明。桥上饮酒畅谈,月亮升起又落下,流水潺潺,花瓣飞扬,在轻扬的笛声陶醉至天明。这俨然是一副明快清朗,充满着意气风发和诗情画意的画面,年少的诗意和纵情便是这样畅快。

  如此的快意纵横都是二十余年前的事了,彼时金兵还未南下,故国还未灭亡,词人还当年少,意气正当风发。而如今那一切只剩下回忆。在下阕词人将上阕的诗意和快意拉回到了无力的现实中,想到后来旧朝亡国之时,虽劫后余生却已胆战心惊,如今只有独自登上小阁看着初晴的夜色,感叹古今多少事都是转瞬之间,消亡起落都在渔夫深夜三更的歌谣里。

  整个下阕与上阕风格截然不同,悲凉悠远,但这样的写法在全词并没有丝毫突兀之感,词人在这样不同情绪的表达之间衔接自然,以流畅和谐的艺术笔法和情感过渡而来,较后艺术渔舟唱晚总是有着苍凉哀愁的意味,词人在这里以“渔唱起三更”结尾正是达到了“渔唱”这一传统意象所蕴含的情怀,韵味深远无际。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对照的写意下,清朗恬静和悲凉深沉的意境自然地转变衔接,成一清婉悠远的整体,是这首词的特点。

  陈与义写下这首词时已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亦或绍兴六年,他所追念的北宋故国已灭亡了八年之久。经历了北宋末年较后的繁华,经历了战乱离苦,虽在南宋居庙堂之高,受宋高宗重用,但宋高宗偏安一隅的做法令他失望,终在写下这首词不久之后的1137年以病致仕,不久便病逝而去。

  了解了陈与义的内心情怀和主张,再看这首词,从其中前尘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如今哀愁深沉的叹息中,可看到陈与义越了个人聚散悲喜的理想大境。在这种大境里,有对家国和古今历史的理想和思索,有对人生世道的失望和叹息,这些都因他的经历、期望和现实化入词中,这种“大境”也是细细体会这首词后方能感受到的一个特点。

  那么这首词的特点就应当从两方面来领会,其一是词表面的不同的情感表达,上阕清朗明快,下阕深沉悲凉,且衔接地行云流水,极富诗意美感;其二则是通过挖掘词人的经历及主张理想,从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词所感发的关于人生、家国及历史的深层境界,其蕴意之深远,令人深思。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苏轼的《蝶恋花》怎么样?为什么王士祯说它“字字惊心动魄”? 下一篇:伊顿教育2020年寒假班课程安排,6人小班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