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除作业不愿多做一道题!家长想过这背后的原因吗?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8-01-03 15:47:24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淏仔8岁,小学二年级;女儿玥玥五岁半,幼儿园大班。

  淏仔,除了作业之外,多一道题也不愿意做。
为什么孩子除作业不愿多做一道题!家长想过这背后的原因吗?

  经常听周围的同学妈妈聊天说:

  我家每天给她布置50道口算题,几分钟就做完了,很锻炼计算能力;

  我家每天给孩子留10道应用题,增强他分析能力;

  我家的让他上作文课,练练笔;

  ……

  看到周围的孩子,有的比我们还聪明,但却比我们还努力,我也有些不淡定。

  于是,我建议过淏仔:

  要不要每天做30道口算?

  要不要每天做5道应用题?

  要不要每天写一篇小日记?

  ……

  一律得到他干脆而否定的回答。

  我的性格,不喜欢强迫别人做事,包括孩子。

  所以,每天淏仔放学后,完成作业就收拾好书包,玩去了!除了每天晚上的阅读之外,再不拿起书了。

  我虽然有些心急,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其实,我是没有仔细想过:他为什么不愿意多做题?

  直到较近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恍然大悟。

  (一)老师群里晒成绩

  大概两周前,有一次,老师在群里发了当天的作业情况。

  那是一项在手机上完成的数学作业。学生在手机上做完后,一提交,成绩就直接出来。那天,老师只布置了30道口算,淏仔错了四道,用时,六分多,得了87分 。而全班,只有三个80多分,其余全部都是90+,当然,还有很多100分的,用时都很短,两三分钟。

  我看到这个成绩单后,有点生气,生气淏仔做作业的不仔细。

  我当时真想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直接对他说:

  你看看!让你平时多练习,你就是不练!你看看比别的同学差多少?!从现在开始每天需要练口算!

  可是,我在学习正面管教,我知道批评和惩罚并不能带来长期有益的效果 ,所以,我还是决定稳定自己的情绪,打算用正面管教中的“启发式提问”,引导他,并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启发式提问

  我把手机递给淏仔,让他看了一下老师发的成绩单。

  我问他:“看到这样的成绩,你感觉如何?

  淏仔闷闷的说:“感觉很不好。”

  我又问:“那你还想以后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淏仔摇摇头。

  我继续问:“那我们要不要想一想,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妈妈看到这样的成绩,也挺为你着急的。可是妈妈不知道怎么办才能帮助你。
#p#副标题#e#

  淏仔想了想说:“那我从今天开始,每天做60道口算题吧!”

  我认可的点点头:“嗯,很好的办法!我想肯定会对你有帮助的。那你在做口算的时候,你觉得准确率更重要还是时间更重要?”

  淏仔说不知道。

  我说:“妈妈觉得准确率对现在的你来说更重要一些,你可以先别太在意时间,在增加准确率的情况下,慢慢加度。你觉得好吗?”

  淏仔点头。

  于是,从那天开始,淏仔每天60道口算,一直坚持到现在了。

  自己做出的决定,自己很容易坚持下来,会很主动完成的。

  可是,家长强迫他做的事情,他心里更多的会是抵触和逃避。

  (三)不愿多做一道题背后的原因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淏仔之前一直不愿意多做题,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需要多练习的需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便不会有动力去做这样一件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的事情。

  放学后就那么一点儿玩的时间,他自然不想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一年级时,淏仔即使不多练习,成绩也还算不错的,所以他自己没什么压力,自然也没什么动力。

  可是,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同学家的差距时, 他就会想如何增强的问题,自然也就会有目的的为自己安排一些内容,来缩短与同学间的差距。

  每个孩子都不会生来就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差。

  能够这样想的孩子,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得不到进步,得不到鼓励和认可,从而自暴自弃的认为:我就是这样,努力也追不上别人,我就只有这个水平了!

  这种想法,该是多么无奈的自我认知!

  有这样自我认知的孩子,心里该有多苦!

  大多数这样认知的孩子背后,都会有一个天天批评指责他的家长! 因为,就是因为他每天收到很多不认可、收到很多指责和批评的信息,才能慢慢造就出他这样的自我认知。

  无论孩子多么平凡,我们作为他们较信任较依赖的人,都要每天给他们很实在的鼓励和支持!

  相信他们,虽然可能走得比别人慢,但只要每天在努力,哪怕进步一点点,也总会越来越好的!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直接去批评和给他安排任务 ,而是用正面管教中的引导和信任,让他自己做出了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决定,并一直在主动改善中。当孩子用自己决定的方式,真正的让自己产生了进步,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便又会增强一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青春期叛逆是00后孩子的专利吗?我们小时候都是被摔打长大的 下一篇:江西理科高考考生:陷入低谷,永不言弃!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