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几章?是什么意思?
初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9-04-03 10:08:3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但是咱们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是出自《道德经》,而《道德经》是我们的中国的一部经典,能够出自其中,可能是一句有深刻意义的话。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道德经》全文是怎样的,该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几章?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几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里第五章,让我们来先读一下全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里,包含了《道经》和《德经》,前37章主要是《道经》,主要讲述了君主该如何修身、治国、养生之道,主张“内贤外王”。在《道经》里,老子觉得人应该向宇宙和自然学习,每一章都先用自然或者宇宙的道理作为开头,再进一步引申到君王改如何做事、如何修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指:天地是客观物理存在的、自然存在,并不具备有人类的理性和感性,天地之间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它对万物都是平等的,对人和对刍狗都一样,并没有对人类有过多的偏爱。

  这是老子提倡的,他觉得圣人应该效法于天地之纯自然法则,需要平等对待他人,即使是贤明的执政者,对待百姓也是要平等,不能有厚有薄,让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安排作息。

  通过自然的例子,老子推导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结论,就是说得太多,往往是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不言的状态。

  其实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时候,小编的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大数据时代的人类。《道德经》这不经典中,古人告诉我们后来这些人许多道理。如果有条件,希望各位要拜读一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李商隐《春日寄怀》这首诗怎么样?全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下一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何理解《静夜思》这首诗?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