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上下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一次武汉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贡献。伊顿教育将与大家一起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自身的心里防护,疫情传播之际,请大家尽量少外出,携手共渡难关!
疫情当下,病例在变化,封城在进行,群体活动在禁止,网络上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满天飞”……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恐惧。这些变化正常吗?该如何防控心理上的“疫情”呢?我们一起来看。
1月27日,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各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面对疫情,你出现过以下情绪、生理、思维、行为的变化吗?
1. 情绪上,比以往感到波动变得更大、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久,并往往伴随多种复杂的感受。如:对未知的焦虑和恐惧;对自己或他人的卫生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有着的怀疑;还会因为原先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而感到烦躁、愤怒。
2. 生理上,可能会感到身体上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身体颤抖、食欲变化等。
3.思维上,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做决定犹豫不决等变化。如:会出现爱忘事的情况,“我要干嘛来着”可能是我们在这几天经常说的话。
4. 行为上,会更多地进食,睡眠变化、社交变化等。如:频繁、持续地洗手;睡眠减少或增多;回避医院、市、菜市场等。
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不要忧虑和担心,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变化↓↓↓
1、接纳改变
接纳改变。疫情中的这些情绪、生理反应都是正常的。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范、预防感染。
这些改变帮助我们动员全身的能量,以一个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和处理疫情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改变,我们才能更严肃地看待疫情的现状,更积极地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为疫情的防治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
2、与情绪共处
正视情绪变化。在疫情的压力下,人们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情绪变化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以前面对压力时,使用了哪些情绪应对方法,如果现在依然有用,那么可以继续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
合理宣泄情绪,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
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尽量避免只会一味嘲笑自己、否认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批评自己的人。
先照顾好自己,在这个时候,先缓解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恢复、更好地帮助其他人。
3、思维策略
把担忧的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比如把“如果疫情失控怎么办?”换成“我担心疫情有失控的可能性。”
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担忧的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前出现疫情时,有过失控吗?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的每日资讯中,正面信息多于负面,我们需要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
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现实情况,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合理应对。
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能想到其他结果吗?如果是比较好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较坏的结果不是,那么能够反驳这个结果的证据有哪些?
通过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我们的想法更灵活、更实际,缓解情绪,更好地应对压力。
4、行动策略
行动上,找回原来的生活节奏。制定像原先生活节奏的计划,并去执行它们,以获得稳定感和掌控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身体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如室内运动、做家务等。
记录下某个时间段的作息安排,或制定相关的计划,这些计划可以是你平时会做的,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事。比如做室内运动、看书、看电影、玩游戏等。每天给自己规划2-3件容易完成的事即可。
设置提醒,并试着完成它们。当然,如果你无法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稳定性,找回掌控感,而不是在现在的境况里把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学习指南
【读书、听书】
假期给予我们大把空闲时间,大家可以把平时想读而没时间读的书读了、听了。虽然现在听书很流行,但论速度,还是阅读纸质版图书较快,所以还是建议读纸质版图书。
【写作】
除了自己写写文章记录心情,家长们不妨也引导孩子们把自己的假期生活记录下来,或发在自己的公号里,或分享到朋友圈里,这样的简单的操作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的记录不是完成学校老师要求写的任务,没有作业的要求,没有的压力,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这样的方式往往是培养孩子创作兴趣的较佳途径。家长们不要浪费这样的大好机会啊!
娱乐指南
【看经典电视片、电影】
人们总以为看电视是纯粹的消遣。其实,有很多传统的电视片长知识,比如:《长江之歌》《丝绸之路》《唐之韵》《大国崛起》《档案》《传奇》《中国地理》等。奥斯卡的获奖影片也大都涉及人性深度的主题探讨,其次才是导演的叙事技巧和演员出色的演技。《飘》《阿凡达》《泰坦尼克》《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角斗士》《国王的演讲》……都是既精彩无限,又发人深省的好作品。所以,在家观影也会让孩子很有收获的。
【网上逛博物馆】
逛博物馆的好处毋庸赘言。平时到馆里看实物,人多、有时凑不到展品近前,而且不见得能赶上讲解。这回可以把每一个展品在镜头前拉近了仔细看个够了。讲解也可以反复对照着看,反而会更有收获的。
生活指南
做饭、洗碗、收拾屋子这些家务事,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培养思维的条理性的绝佳时机。我们可以在做饭时让孩子在旁边帮忙。一方面让孩子按照数学“统筹安排”的知识给淘米、蒸米饭、化冻肉、洗菜、切菜、炒菜,做合理排序。另一方面,教孩子观察家长切菜的技巧,让他用语言描述出来,再下手尝试模仿等等。这不仅是培养劳动观念,更是能力训练的过程。
运动指南
从早到晚闷在家里,容易产生倦怠感,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疲劳,增强大脑中的血糖含量,促进大脑活动。尤其对于青少年,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心脑血管含氧量,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对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大有裨益。疫情使大家很难找到运动伙伴,但是还可以跑步、跳绳、踢毽子,以及进行简单的室内健身。
当然,运动要适量,切不可进行突击锻炼(疫情来临,突击锻炼防病毒不可取),同时要注意锻炼后的保暖,切不可引起感冒。
5、放松技术
腹式呼吸:
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坐着或躺着都行。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持续大约3-4秒),感受肚子在我们吸气时慢慢鼓起来。
之后,再专注地慢慢地呼出这口气(持续大约3-4秒),让腹部慢慢回缩。
着陆技术:
如果你发现自己极度担心或焦虑,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感觉一下双脚跟地面的接触,身体跟椅子的接触。动动手指头和脚趾头,用心感受他们的存在与带给自己的感觉。
环顾一下四周,地命名一下你所看到的各种东西,颜色、形状、物品名称都可以。
想一想你记忆中让你感觉到或愉快的经历,例如和朋友或家人远行,哼唱你喜欢的童年歌曲,都会让情绪舒缓。
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过一小时,在睡前不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选择放心渠道,做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满怀信心
在疫情中,如果你认为自身变化都还在承受范围内,也就无需对自己的变化过度地担心或害怕。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变化过度了,那么你可能进入了一种无法仅凭自己的能力调节自己心理的状态,此时可以寻求的心理帮助。目前一些放心机构发布的心理援助热线、或危机干预热线可以帮助你。寻求的心理帮助,能够即时地发现问题,并尽早地做出改善,使我们尽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当然,较重要的还是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较基本的要求。
让我们打起精神,共同努力,相信自己,相信政府,定会病毒,打赢防疫这场仗!让我们保持一种“不幸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希望感,在危机中成长,继而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愈发热爱生活。
较后,我们共同祈祷,愿疫情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