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发嘉州》如何赏析?省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诗歌鉴赏
高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20-02-27 19:01:16

  苏轼中国历的诗词家,他写过的很多的诗词,那些耳熟能详的我们这里不多说。今天分享《初发嘉州》是苏轼另外一篇古诗,遇到这样一首诗,会出哪些相关题目呢。其实《初发嘉州》也是2020届省高三模拟试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模拟试题这首诗词鉴赏题目《初发嘉州》出了哪些题目,该如何解答?

苏轼《初发嘉州》如何赏析?省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初发嘉州

  苏轼

  朝闻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注]①嘉州即今四川乐山。这首诗作于嘉佑四年(1059年),其时苏轼、苏辙已中举,奔母丧后随父由嘉州出发再赴京都。

  ②禅客:指成都大慈寺主持宗一和尚,与苏轼同乡。

  9.前八句中,诗人如何抒写对故乡的眷念之情?请简要分析。(6 分)

  10.请赏析这首诗后四句的表达效果。(5分)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这年十月,苏轼、苏辙兄弟同父亲回眉 山奔母丧期满,举家乘船从岷江水道经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宜宾等 地赴京。途中父子三人吟诗作赋,相互唱和,写下上百篇诗赋。到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弃船登岸之际,苏轼将父子三人的作品集结起来,取名 《南行集》,并为该集作序。

  苏轼在《南行集叙》中说:“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 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 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谓之《南行集》。”苏轼的 《初发嘉州》收入《南行集》中。“初发嘉州”这一诗题苏洵、苏辙皆有所作。

  注释

  ① 阗阗:(tián tián)声音洪大。猎画旃:猎,掠过。旃(zhān):古 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画旃,画旗,彩旗。

  ② 故乡:指苏轼的家乡眉州,距嘉州一百多里。往意:指离开故乡外 出入仕为官的心意。

  ③ 锦水:这里指岷江。岷江流经成都的那一段,古称锦江,又称濯锦江。《太平寰宇记》:“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于他水。”蛮 江:指汇入岷江的青衣江。《太平寰宇记》:“青衣水,濯衣皆青,故名。至龙游县(即今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在秦时名南安,隋改南安县为龙游 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 游龙导航,助隋军统整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与汶水(即岷江。岷 江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合(青衣江在今乐山市中区草鞋渡与大 渡河相汇,然后又与岷江汇合),以其来至徼(帅0,边境)外,故曰蛮江。”可怜:可爱。

  ④ 佛脚:大佛脚下。大佛,即驰名中外的乐山大佛,又叫凌云大佛, 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陆游《谒凌云大佛像》注:“一泉弘然,正在髻下,每岁涨水,不及佛 足。”岷江与青衣江、大渡河在乐山大佛下汇合后,仍称岷江。旷荡:浩 荡,宽广。造:到。

  ⑤ 野市:乡村集市。禅客:参禅之僧,此处指苏轼在此诗自注中说的 “乡僧宗一”。暮烟:傍晚的烟雾。

  ⑥ 相期:相约。潺潺:水缓缓流动貌。苏轼对末尾四句诗自注说: “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这四句诗写出了苏轼为赴与乡僧宗一 相会告别之约,先到了钓鱼台下,在暮色苍茫中,站在潺潺的流水边久久 等待的情貌。

  [译文]

  早晨开船的鼓声咚咚,西风猎猎,画旗飘飘,我的内心激荡,故乡已经随着船儿的一路漂流渐渐消失在远方,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但我踌躇满志,去意坚决,浩然无边际,昂首向远方。回首望去,故乡岷江水的支流锦江渐行渐远,如同蜿蜒,越发看不见了,青衣江水清冽澄鲜,秀美可爱。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从乐山大佛脚下,奔腾浩荡而过,一下便来到了空旷广阔的一马平川之地。乡野集市中有一位禅师,与我相约相见,此刻正在傍晚的雾霭沉沉中翘首寻觅我的船儿。他是应约先期到达了,并已久久伫立在水声潺潺的钓鱼台上。

  [赏析]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来,东坡先生对故乡有着依依惜别之情,他深情地描写一路上的家乡山水,空灵洒脱的文字中饱含对故乡、故人真挚的情感,但毕竟是崭新宽广的生活道路在眼前展开,有道是“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在浩浩荡荡的江水之中,在一马平川的江面之上,伟大的事业和人生等着他去开启,因此尽管离乡,他却志存高远,正所谓“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就跃然纸上了。

  对于这首诗,尤其是“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有一位来自广东的听友“水炎”,特别有感觉。

  又是一年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对于异乡漂泊的游子而言,思乡是心头绕不开的情结。昨日闲来翻看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偶得一句:“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想到自己离乡十五载,历经事业起伏、人生坎坷和生死离别,品味诗句之意境,不觉陷入沉思。

  宋仁宗嘉祐二年,苏轼考中进士。他那时才二十岁,几乎名列榜首,以第的学者于天下。苏东坡宦途正要开始的时候,母亲病故。根据儒家之礼,哪怕官至宰相也须立即退隐,守丧两年三个月之后,才能返回复职。苏东坡在四川眉州居丧守礼的蛰居生活中,时常去青神岳父家。那里有深池,山巅有佛寺,驻足其间,令人有情致高雅凡脱俗之感。这是苏东坡少年得志之时,难得的一次静心之旅。流连于山水之间,舒心畅快,让人顿生淡泊宁静之豁达心境。

  嘉祐四年,三苏父子守丧期满,父子三人再次进京。前次,由陆路经剑门穿秦岭,为时两月有余。三人赴京赶考,前途未卜。这次,他们举家东迁,走水路出三峡,行程全长一千一百余里,大概是七百里水路,四百里旱路,从十月起程,次年二月到达。与前次进京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时,三人已是文名大著,且势必宦途得意。父子三人一路玩赏美景、饮酒作诗,写下百余首诗篇。《初发嘉州》便作于此次由嘉州出发之时。

  长江三峡富有雄壮惊人之美,在世界之上,也属罕见。行船则是危险重重,此江流全长一百二十余里,急流漩涡在悬崖峭壁之间滚转出入,水下暗石隐伏。纵然如此危险,人们依旧不惜生命代价选择走三峡,其中缘由,或为名,或为利。苏氏父子一家就是如此。“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一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劳苦,忽见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悠然自在。他想到自己,为了功名利禄而使自在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夹锁,是否值得?即将飞黄腾达之时,有如此冷静思考实属难得。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饱经忧患拂逆,这些磨难并没有使他变得尖酸刻薄,而是更加温和厚道。这也许就是故乡奇山异水钟灵毓秀的缘故吧。

  故乡给予我们的,远非我们所能想到。林语堂先生说:“年少有时也会成为天才的障碍。”苏东坡以少年奇才闻名于文坛,意气风发、才华横溢,难免狂放不羁。守丧期间,不正是苏东坡事业上升期一次积极的暂停?两年多时间,他淡忘官场名利,平复失去亲人的悲痛,体验与大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沉浸在清幽雅趣的旅途之中。人在顺境之时,恰逢时机得以内观,灵性觉知,以智慧洞察生命的本真。也许正因如此,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长期客居他乡,但他对人生的沉浮荣辱却一直保持着冷静、旷达的态度。

  像苏东坡这样才华卓越、极富人格魅力、光芒万丈的高士,其人生境界之高低不是我等才疏学浅之辈能妄自断言的。也许苏东坡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窥其一斑亦能引发读者跨越时代的共鸣。“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读于此处,有感而发。不知苏轼远离故乡,即将大展宏图之时,是否有些许“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遗憾?不知苏轼仕途不顺,选择政治立场之时,是否会想起儿时与母亲一起读《范滂传》时,要做范滂这样忠贞刚直的正人君子的约定?不知苏轼数次遭贬,被迫四处奔波之时,是否还记得险要三峡那只高空盘旋的苍鹰?离乡船只渐行渐远,苏轼身影越发模糊。此刻,我眼前所见,是一列南行的火车和站台上离别的背影。身在异乡的我,时常会忆起长眠于地下父亲的教诲,以及家乡山水灵秀之美。

  借以此篇,聊寄故乡情。愿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我们,偶尔放慢脚步,回望骨子里的故乡。

  参考答案

  9.前八句中,诗人如何抒写对故乡的眷念之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9. (6分)

  ①借景抒情.以鼓声急、西风猎衬托离乡的悲情。

  ②通过描写故乡的美景,表达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③直抒胸臆,抒发因志在远方而远离故乡的矛盾伤感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请赏析这首诗后四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10. (5 分)通过联想与友人相约的事以及想象友人久立水边等待的情景(2分)。表达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急切之情,突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2分)。言有尽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1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诗歌鉴赏
上一篇:抗疫类作文的标题、好句子、人物素材整理,速度摘抄学习 下一篇:市区要开学,已经开始开学前的准备了?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