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家长们都知道强基计划吧,名字可能你们都应该有听说,有的家长知道详细的内容,有的家长不清楚细节到底是什么,那么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作为考生升学途径之一的强基计划究竟是什么?并为大家来分享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基本情况和参考分值,如果还对强基计划招生不了解的话可以学习一下。
高考升学捷径“强基计划”知识普及
强基计划的来历是什么?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自此,自主招生正式取消,全新的强基计划启动!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参加强基计划有什么作用?
强基计划非常适合基础学科突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秀考生报考,这类学生如果单靠高考成绩也许无法考上这36所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强基计划给予这类考生优惠同时,建设国家的基础学科,达到双赢。
同时强基计划定位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且兼有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这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或是想走科研路线的考生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从近两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以下简称五大联赛)二等奖及以上。
怎么报名参加强基计划?
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4月,考生网上报名;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36所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汇总
●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学、东南大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强基计划重点专业: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在基础医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等专业进行招生。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什么?
强基计划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的。高校录取名单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08强基计划的校测包含哪些内容?
2021年高校强基计划以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校测成绩是综合成绩的重要部分。高校校测成绩均占综合成绩的15%,所以有入围看高考,录取看校测的说法。
高校强基计划主要考笔试、面试,36所高校中有16所高校仅考面试。考试时间集中安排1-2天内进行,考生在高考后得知自己是否入围,并决定是否参加高校校测。其中,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生报考,部分高校会给予破格入围考生校测满分。
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是什么?
强基计划不仅聚焦拔尖人才的选拔,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
如何提前备考强基计划?
● 冲刺高考如果将各高校的招生简章综合来看,有两类考生是比较符合强基计划选拔要求的: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第二类是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良好。结合教育部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5%的要求,高考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做好志愿规划“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确认环节或者入围结果前,高三同学的家长们还需要关注本区域的高考政策及常规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可以结合孩子平时的成绩,以及兴趣特长,提前了解相关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情况等信息,以便高考后帮助孩子更好地做好志愿填报工作。
● 关注校测安排学有余力的同学们也可以提前进行强基计划校测的备考规划。2022年已经是强基计划实行的第三年,学子可以搜集整理相关校测的内容、形式,提前了解学习。
2021强基计划一览表
对强基计划的理解,把握两个字:强和基。强基计划之“强”既表现为招生院校为双一流A类强校,招生规模低于自招。更表现为单独招生、单独培养、“导师制、小班化”与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入选学生的使命感和发展潜力,促进教、研、学的协同发展。
强基计划之“基”,科学之基,国家发展之基,从专业讲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为重点招生专业。着重这些专业是为了改变高等教育的浮华与功利,与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智能创造以及文化传承等国计民生紧密相关。
申请强基计划招生基本条件之一:
1.优异成绩(平时成绩基本达到目标院校投档线)
2.竞赛奖项 (基本要求五项竞赛省一或国二;或者其他特长)
2021强基计划
35所双一流A高校在苏招生(电子科大除外):
强基计划招生一览表(2021):
注1:专业设置“力”指工程力学,“信”指信息与计算,“医”指生物医学或基础医学。
注2:参考分数为2021年分文、理最低录取分以及同科类位次。总体而言,强基实际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正常录取0-20分。
高考升学捷径“强基计划”知识普及,2021强基计划一览表就为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分享到这里了,需要强基计划辅导的可以拨打400-029-6659。伊顿教育在、、、都有校区,并且有强基计划辅导,您可以拨打电话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