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采用新高考一卷,考试模式为“3+1+2”。统一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试科目,考生需先在物理和历史2门中挑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里选择2门,共3门。 陕西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则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3+1+2”模式下如何选科?
选科的范围,决定了以后高考志愿的录取以及以后的就业方向。
首先,在物理和历史的选择中,如果考虑到未来的就业趋势,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物理,物理在各大院校的专业录取要求中占比极高,传统理科专业和新兴人工智能等专业也要求考生的物理科目成绩。
其次,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的选择中,大多数学生会倾向于“物化+X”。这样的选择确实有理可循:物化+X是专业覆盖面最全的组合,包括了95%以上的专业,尤其是物化生组合,达到了96.68%的覆盖率。
往年数据来看,学霸的选择都是“物化+X”,如果你以后的专业方向是理工科且物化强建议这样报;如果物化成绩还不错但有点懒,建议选择“物化+地”,这类孩子是211、双一流的主力军;如果你文理科都一般,但不介意上二本的话,也可以选择“物化+X”。
“X”的选择也不容忽视,有的科目对孩子之后的升学或人生规划有帮助,比如“物化+政”对以后考公考研就有助力。
赋分是什么意思?
山东和第三、四、五批改革省份多实施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包括陕西在内),这种赋分方法在每个限定等级下,通过等比例转换法则进行线性转换获得一个最终的转换分。
以采用 “3+1+2” 模式的陕西省为例,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 共 5 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 和 2%,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 100 分,赋分起点为 30 分。如某考生政治学科原始分为 75 分,政治学科 B 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B 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通过公式计算可得其赋分后分数。赋分制最大程度保证了高考分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因此,赋分科目的选择不但要考虑未来规划,也要考虑竞争激烈程度和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生物选择人数较少,意味着它竞争力弱,如果学生生物成绩不错的情况下建议报考。
更多信息请咨询:400-029-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