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家长学生都有了解过“高校专项计划”,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家长关注着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确实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是一条新的出路,那么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高校专项计划”,包括它是什么?报考条件有什么?以及有什么好处等。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指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试点高校单独招收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截至2024年,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有95所。
“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有什么?
1.户籍要求: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需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2.学籍要求: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中途转学或借读可能影响报考资格,需提供学籍证明、实际就读证明等材料。
3.成绩要求:考生需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大多数高校要求高中阶段成绩排名年级前 10%-20%,或达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部分高校对单科成绩有要求,或需提供模拟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此外,考生的高考成绩预计要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参加高校专项有什么好处?
1.增加录取机会: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在提前批或特殊批次录取,若考生未被录取,仍可正常参加后续普通批次的志愿填报,相当于多了一次升学机会。
2.享受降分优惠:参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多为重点高校,这些高校会给予一定的分数优惠,通常可降10-60分录取,部分高校甚至只要达到一本线就可录取,使考生能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名校。
3.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招生院校大多为重点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平台等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专业选择有优惠:部分高校会对通过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优先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或允许在入学后转入更热门专业。
5.助力家乡发展:国家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或基层工作,对于有志于建设家乡或从事公共服务的学生来说,既符合个人理想,也能获得国家在就业上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