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秦学教育官网~
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定会受益匪浅!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7-07-11 10:52:32

  华师语文月刋

  2017年8期《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点评及升格导练专辑》,定价:12元、7月下旬出版;

  2017年9期《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专辑》,定价:12元、8月下旬出版.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细节:中考改革将从2017年试点,到2020年成型。而高考改革则早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大致结束。

  截止到中高考改革几乎完成的未来三年,语文、物理和体育,这三大学科将成为学校必须重视的科目——

  “得语文者,赢在中高考”,这并非网络揣测,而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高考大纲》则更是暗指出语文将成为最易拉开学生档次的学科......

  而同样备受关注的“物理将成中高考的重点考察方向”和“体育将与语数外并驾齐驱”,也都是有据可循。

  语 文

  得语文者,赢在中高考

  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确实十分重要。

  语文在中高考中的“强者”趋势愈加明显

  自2013-2017年,各地中考语文增分已是大趋势: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

  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

  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学科学不学的好,到底有多重要?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

  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感慨道,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

  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更轻松

  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他的分数就突飞猛进,最后考的高分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奋的孩子更高,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高。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

  原由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

  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同样,以后在中考中,也会出现“得语文者得中考”!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强调基础性,说白了就是要做到“清楚”。

  第一要读清。

  读清,又分三个层次。一是把字音读准了,二是要了解清楚,三是让学生尽可能地读出味道。

  第二要认清。

  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这些字分清楚”,于是区分这些字的过程就是具意、认形。这个采取的就是归类的策略。

  第三要写清楚。

  写清楚不是说我们把食物的“食”、食品的“食”写出来,而是把这两个组合起来,让学生在组合当中发现、写好。

  第四是想清。

  想象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方式,是从眼前的内容想象到更多的画面。

  联想是从这个内容想到那个内容,从一个词想到另一个词,从一篇文章想到另一篇文章。

  推想是从眼前的内容而想出作者没写出来的内容。而低年级孩子想象的成分更多一点。

  第五是用清。

  比如,老师在第一小节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过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二、三小节,并回顾刚才的方法自学,这就是让学生用上之前的方法。

  第六是积累。

  低年级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中年级的是关联记忆,句子与句子的联系要先看清楚;高年级则注重结构记忆,想到围绕作者的印象,是怎么布局的。

  在低年级我们要尊重学生形象记忆的规律,让学生看画面想文中的语句,这样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初中语文

  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积累

  李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如何突破语文教学的窘境?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课堂该怎么变?

  要想实现教“宽”,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课堂,并且善于把语文美好的东西通过巧妙的方法展现给学生,让语文课变得有趣、富有变化、丰富厚重而灵动。

  比如学鲁迅的《雪》可以采用多角度的品读,多角度对话、多角度评论、微写作的形式,把课堂引向学生的深度思考。

  让孩子们对语文课爱起来,把对语文的爱和阅读习惯延续到未来,这是我们要努力抵达的目标。

  其次,让传统文化经典重回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至少应该有一半课时用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经典文学作品、红色主题作品。要想真正实现学“宽”。

  在课堂上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制作展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谚语、诗词的ppt、手抄报、书签等制作。

  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大胆自由评价《西游记》《水浒传》《红岩》中人物形象;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也为《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进行续写改写……

  最后,要使学生成为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而不给予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引导,即便学生拥有大量的阅读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书籍的特点做细致有效的阅读指导,并不失时机跟进读书交流活动、辩论会、阅读心得展示。

  帮学生学会把所阅读的书籍结合各方面来思考之后,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

  涂洁(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从这两年高考、会考的命题材料上看高中语文教学应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坚持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要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宣扬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如2015年高考的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为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话题文学作品阅读为《说起梅花》,松竹梅菊是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意象。

  2016年北京市春季会考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为教材《烛之武退秦师》片段,体现烛之武的担当和智慧。

  2016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已经把《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十二部名著列为考查篇目这是《考试说明》第一次把名著阅读列入考查范围。

  可见加强对经典名著阅读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最后,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现在的考试加强了开放和拓展、联系和整合的考查力度。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突出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理解。

  如2016春季会考13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旨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还有人认为……你更认可哪一个?请结合本文并联系你读过的鲁迅其他作品,对你认可的主旨予以说明。”

  这道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多元的,体现了开放性,要求联系读过的鲁迅其他作品,说明主旨体现了联系性。

  物 理 孩子综合能力的“试金石”

  高考物理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能。排除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情境,目的是让同学们在比较熟悉的物理情境中去深刻的理解物理规律。

  新高考改革主要是要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拿北京高考试题来说:并不是通过加大难度或者用一些很复杂的情境来考察学生,而是考察物理学科所关心的核心素养。

  高考试卷它很多的素材都取自于我们的教材。引导我们老师用好教材,回归我们教育的本真;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而不是去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达到提高分数、成绩。

  为何物理成重点关注学科?

  未来高中、高校的重点考察学科

  从目前数据看,物理还没有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但已经引起高中、高校的集体重视。高中生想到进入国内顶尖高校,物理将是绕不开的一门学科。

  物理是孩子综合能力的“试金石”

  物理学科是孩子综合能力的“试金石”,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如何,通过考物理最容易鉴别。

  这主要是由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的。物理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能考察一个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还包含着记忆能力。

  训练逻辑思维,让孩子受益终身

  同时,物理也是有用的学科。

  最简单的,看看网上天天在传的谣言,比如微波炉有害等,稍微有点物理学基本常识就不会上当。比如电信诈骗猖獗,稍微有点学物理锻炼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会被骗。

  未来高考招生也一样。所以,从初中开始,就有必要一定要好好学习物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放弃了物理!

  未来高校招生对物理有要求

  从考试变化看,各省在改革方案中明确推行“3+3”模式:

  也就是,除语文、数学、英语3个统考科目之外,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

  这“6选3”直接决定了孩子考后如何选报专业!因为不同的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不一样!

  展开来说,“6选3”总共有35种组合,最全能的是“理化生”组合,报考范围达到80%。

  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

  
        不难看出,排在第一名的是——物理!

  接下来再看看两所著名大学公布的2017年浙江高考招生选考科目要求:

  北京大学:32个专业(类)里,20个专业有选考科目要求,其中近半要求选考物理,比如天文学类、心理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都要求选考物理。

  复旦大学:共21个专业(类),其中11个专业要求选考物理。

  不难看出,排在前列的还是——物理!

  常生龙 (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1、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不少同学在学习物理时不太重视概念和规律,认为学好物理关键在于多做题,对那些定义、定律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如果把物理学科比作大厦,概念和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和钢筋框架。如果基础打不牢,又怎能在上面建起雄伟壮丽的大厦呢?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定义,概念之间、规律之间以及概念和规律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当然也存在着区别。

  要在真正意义上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就应当能够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即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方法

  学好物理,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明确做练习的目的。

  从练习中体会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明确物理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是物理练习特别关注的。

 

      在这个过程中,实物模型和运动(状态)模型的建立是很关键的,它们将物理问题逐渐向我们熟悉的物理情景聚焦,为正确选择物理规律指明方向。

  3、感受物理知识中的美

  对美的追求,如同对真的追求一样,是物理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标。

  因此,物理学本身是美的,物理学习中也处处蕴涵着美,不断地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可以使我们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物理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简洁美与深刻美、统一美与奇异美、模型美与和谐美、状态美与过程美、结构美与对称美等等。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形式简洁无比,但却成为指导人类进一步认识核反应规律和从核反应中去获得巨大能量的基础理论,其深刻美勿容质疑。

  在对原子、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探索和认识的过程中,一个个物理模型的建立与修正,推动着人们对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细致,物理模型美与和谐美充盈其间,无不让人心旌荡漾……

  体 育 与“语、数、外”并驾齐驱

  体育被纳入中高考

  教育部明确表示:

  今后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考: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将体育上升到了与“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高考: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意味着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将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只要勤锻炼,终会取得好成绩

  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和努力,多数孩子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体育并不会拉开分数差距,区分度较小。

  还要提醒孩子,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一个测试,仅为取得好成绩而临阵磨枪,中招体育考试是为了有力地推动体育教学和让孩子们更多参与体育锻炼,掌握一定体育技能,养成一定良好习惯。

  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同时也告诉我们:综合发展,才是王道。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教育局怒了!志愿填错导致重点高中变成职业高中 老师您摊上事了 下一篇:时刻保持手机通电状态 致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你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教育
为广大家长学生提供升学资讯内容
咨询报名电话:40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