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秦学教育官网~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8-02-08 11:42:58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A (“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融相生”错,第一段说“开始深度地干预并塑造着人类的文化生活”。)

  2.(3分)B(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

  3.(3分)C(“彻底消除社会的世俗化”错,第五段说“世俗化也有好的一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3分)C(明线与暗线颠倒)

  5.(5分)情节的转折点在小康驱逐流浪汉,促使其最终离开。(2分)(如答“小康的店铺被盗”给1分) 作用:①承上启下。承上,小康怀疑流浪汉是贼。启下,小康店面被盗。②与父亲的形象构成对比。小康缺乏爱心,致使小店被盗;父亲关爱流浪汉,使流浪汉怀着感恩之心为两代人守卫店面。③揭示主旨。小康的冷血使他驱逐了恩人,从而导致小店的损失,从而揭示了人应怀有悲悯之心、助人也是自助的主旨。(每点1分,共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6分)①与前文照应,突出小康对流浪汉态度的巨大变化,由猜疑误解,到主动去寻找、思念,表现出小康灵魂深处善的觉醒,从而使小康的形象富于变化,更加丰满。②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读者因为小康的呼唤,也会不自觉地去牵挂流浪汉的命运,从而让自身心灵得到净化,这就使小说具有更加深广的现实意义。这一结尾,无疑拓展了小说的表达空间,使小说意蕴更为丰厚深沉。③小康对大叔的呼唤,也是他人性的一种回归。表明在内心深处,他真正继承了父亲“生意人应以慈悲为怀”的经营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接管了店铺”,暗示他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起点。这样的结尾,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照应,并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p#副标题#e#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D(“使居民免受了噪音困扰”错,效果应是有效地减少了居民遭受噪音困扰的几率。)

  8.(5分)C.D(A项,“不够重视”分析有误。从文中“仅2015年国家、地方就颁布了9部环境噪音相关标准规范”等信息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对噪音污染都是很重视的。B项,文中只说噪音投诉中建筑工地最高,并未说建筑工地的噪音最为厉害;也并没有“在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方面还远超其他噪音”这一信息。E项,“再也没有出现噪音扰民的情况”分析过于武断、绝对。)(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9.(4分)①明确监督执法的主体和责任,解决管理多头的问题;②实行“一气呵成”式治理,从控制噪音源,到切断传播途径,再到保护受影响人群;③搞好城市区域规划;④采取措施,号召社会参与,削弱甚至消除噪声传播能力。如促使汽车厂家改进噪音设计,对道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运用装配式建筑等。⑤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法制建设,即使邻里之间产生的嗓音事件也有相应的法律管制。(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

  11.(3分)A(指京城及其辖区,是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区的称谓。)

  12.(3分)B(“家财丰厚”错误,于文无据;“俭薄” 意思是“不宽裕”。)

  13.(10分)(1)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下了及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答应(允许)。(译出大意3分,“会”“白”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近来有关部门大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味(一定要)苛刻,定罪又一定要重判。(译出大意3分,“比来”“论罪”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D.E(D项“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或尊重;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E项“以景结情”不当,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15.(6分)①本联抓住典型景物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澈,夜月清明;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也是作者胸襟怀抱的写照。(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5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②“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④“顾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褒贬误用。⑤“爱惜羽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不合语境。)

  18.(3分)D(A项句式杂糅,把“扩大了”改为“使”,或删去“得以增强”;B项成分残缺,最后一句缺介词,在“健康的心态”前加上“以”;C项搭配不当,“优化”与“责任”不搭配。)

  19.(3分)B(B项“忝列”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使用正确。A项“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C项“乔迁”用于贺人搬往新居,不能用于自己;D项“令堂”是敬辞,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20.(6分)①需要不停地调节焦距 ②晶状体密度小,弹性良好 ③因此就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5分)②不②网络式阅读不一定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 ③不只是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答对一句得2分,答对两句得5分)
#p#副标题#e#

  四、写作(60分)

  22.(60分)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武德年初,外任万泉县丞。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答应(允许)。唐临说:“明公如有所疑虑,我请求独自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唐临暂时代理县令一职,唐临召集这些囚犯全都让他们归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定,命令他们按时返回监狱。囚犯们都很感激唐临的恩惠和宽大,到了约定的时间全都回狱,唐临因此而知名。多次转任黄门侍郎,唐临家不富裕但他清心寡欲,既不大兴土木建宅第,服装和起用也都简单朴素,待人接物非常宽厚。曾经要去吊丧,叫家僮回家取白衫,家僮误将其他衣服拿来,害怕而不敢送上。唐临察觉,派人叫来家僮对他说:“今天天气反常,不适合哀哭,先前让你取的白衫,现在暂时不用拿了。”又曾经让人煮药而那人没按煮药程序煎(出了错),他暗中知道原委,对煮药人说:“天气阴暗不宜服药,应该马上倒掉。”最终没有对外宣称煮药者的过失,其性情宽恕达到了如此的地步。高宗登帝位,唐临被任命检校吏部侍郎。这一年,他又升迁大理卿。高宗曾问在狱的囚犯数目,唐临答复时符合上意,高宗很高兴,对他说:“我过去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你就侍奉我,现在我继承帝位,你又在我身边任官职,因为过去我就很信任你,所以才授给你这一重任。然而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于严酷则百姓受到残害,刑法过于宽松就容易控制不住犯罪,务必要宽严适中,符合我的心意。”高宗曾经亲自复查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前任大理卿裁断的犯人有叫冤的,唯独唐临负责断的案无人叫冤。高宗感到奇怪就问囚犯是什么原故,囚犯说:“自己确实犯了罪,唐临的裁断,并不冤枉滥用刑,所以断绝了喊冤的念头。”高宗叹息很久说:“治理狱案的人不应该如此吗!”永徽元年,唐临为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之事被揭发,高宗命令交付群官共同议罪。等将议定结果上奏,高宗很生气,命令当即在朝堂上处死萧龄之。唐临上奏道:我听说国家大典,在于赏罚上,古代的圣王,以怜悯之心对待刑罚。天下太平,应当用尧、舜的法典。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很是苛刻,定罪又一定要重判。他们不是憎恨前人,只是想为自身打算。因为萧龄之受任大州,贪赃之罪声名狼藉,根据所犯罪行,死有余辜。然而既然要群臣详议其罪,终要依法处理。现在既然已同意议法,却仍旧施加重刑,这是与尧、舜的主张相违背的,不可以作为万代的法则。高宗听从他的意见,萧龄之最终得以流放岭外。显庆四年,唐临因事获罪贬为潮州刺史。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纳闷的近义词是什么 纳闷的近义词造句 下一篇: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电子版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教育
为广大家长学生提供升学资讯内容
咨询报名电话:40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