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三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都会发现所报考的大学会提醒大家“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政策,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根本不懂这项政策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在我国目前的招生院校的体系中,不是所有大学都实行按大类招生,也不是按大类招生的大学的所有专业都实行按大类招生,下面秦学网的小编就来具体说说高考填报志愿专业分流是什么意思?专业分流有什么好处?希望各位考生和家长能够认真阅读。

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许多大学在志愿填报的系统中,出现了按大类招生,并且注明一年后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就是考生入学以后啊通过一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对考生的兴趣特长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考生对大类招生中各种专业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了解,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学校经过考试以后根据一定的成绩,学校在对考生相关专业科目的特长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行分类的一种培养模式。
这样这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能够更科学的发现考生的潜力特长,学生分流到更适合其特长的专业进行学习,做到人尽其才;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是对考生而言,当初心仪的专业,可能因为一年的学习培养,因为成绩不怎么优秀,被分流到其它的专业。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大类招生的选择,还是要慎重的。
最初按大类招生是出现在一流大学,后来慢慢推行到一般大学有的也实行按大类招生。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它的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它的工商管理类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这种按大类招生还出现在一些著名大学的实验班,基地班里。比如北京理工大学的理科实验班就包括了化学化工精英班,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专业方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析的大学的专业分流的问题,综上所述,考生如果要规避这种风险,可以不选择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进行填报,一次到位,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心仪的专业,进行填报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