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教育小编给常州市民带来一个好消息,常州第一家“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成立啦, 首先将会致力打造常州生态区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区,进而逐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高品质示范区。
2017年6月29日,“新基础教育”示范区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暨“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挂牌仪式在常州市举行。会议由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王冬娟校长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李政涛院长、吴亚萍常务副院长、常州地区“新基础教育”研究各区域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以及各校校长、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
1999年
从1999年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常州地区先后有20所学校加入该研究,逐步形成了校际协作、多维互动,区域推进、差异发展的研究格局。
2015年6月
2015年6月,非行政学术团体“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成立,标志着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扎根日常,形成了较为稳定和自主的研究生态。
2015年11月
同年11月,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会(第2场)在常州举行,这场高规格的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的盛宴,让更多的教育人了解了“新基础”,更提升了常州基础教育的度与美誉度。
“新基础教育”培训学院成立
为了进一步满足各地期待了解并学习“新基础教育”的愿望,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决定在常州创建第一家“新基础教育”培训学院,以此为抓手,致力于把常州生态区打造成“新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区建设基地,逐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高品质示范区。
本次研讨活动,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首先汇报了前期的研讨思考,介绍了示范区基地建设和培训学院建设的初步设想。李伟平校长基于“摸家底”的设想,从建设背景前期,明确建设目标,重点提出“架构新组织”“建设新机制”两条建设策略:首先,架构领导组织、建立各领域分院组织,同时从研修学院的行政事务、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到工作机制,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希望以研修学院的建设推动骨干力量的培育和生长。其次,建立整体规划与特色培育的建设共赢机制,建立自主盘点与集体打造的品牌梳理机制,建立学校申请与研究会统筹的协调机制,建立集中推进与分散联动的实施机制,建立组团外出与本地接待相结合的互访机制,期望以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力量的自育和他育。
随后,各学科负责人,呼应李伟平校长的发言,从“本领域的研究可以示范什么?”入手,如何在日常研究中“强己”,围绕“梳理研究品牌项目、培育骨干培训队伍、顶层设计培训菜单”等纬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期望在研修学院的建设中提科骨干教师理念的诠释力、问题的诊断力、课堂的转化力和区域的发展力。各基地校校长、合作校校长,也在剖析反思学校推进研究的基础上,如何把握机遇,接受挑战,在新的高品质平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进行互动交流。
在与会人员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吴亚萍副院长从“强化示范区新基础人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做强、做深、做大自己;区域层面的辐射引领”等纬度帮助大家明确了建设示范区的意义,清晰了下阶段的奋斗目标:以“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的建设为转手,共同建设“新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区的基地建设”。如何建设示范区,吴老师从区域层面、学校层面、学科教学与综合活动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研修学院”双重领导制的建议,对“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制度、各层次学校不同发展阶段阶段目标的梳理,对各校研究推进中的独特经验的剖析,对知识教学与过程生成的有机融通、不同年级的成长需求与学校的日常生活有机融合的解读,让大家逐步清晰今后的推进方向。
李政涛院长从创建“‘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与“示范区基地”的目的与意义谈起,做了兼具总结性和前瞻性的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常州前期的研究成果,以及李伟平校长提出的建设设想,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研修学院的建立、示范区基地的建设,我们不仅仅是付出者、奉献者,更是受益者,希望常州地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能把握这一更高的发展平台,在2015年成果推介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推与扩,提升改革成果成效的认同度、显示度、能见度与美誉度,整体凝练形成“新基础教育”改革,以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常州经验”、“常州范式”。在“教育信条”发布之后的新时代,打出“新基础教育”的“常州牌”,它不仅属于常州,也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李老师的期望让与会的每个常州“新基础”人倍受鼓舞。较后,根据常州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打造示范区,李老师提出五条具体举措:
第一,以常州新基础教育研究会为主体,在行政部门的协同下架构组织,创建中国“新基础教育”第一家研修学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培训基地、研究基地和示范基地,并以研修学院的建设为抓手,实现骨干力量的增长;
第二,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专题论坛或会议,论坛主题长程序列化设计,论坛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要充分挖掘、利用多维度、多层面的资源;
第三,抓品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校园四季系列活动设计研究”、“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等为依托,整体展示常州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区域内涵、区域范式,充分凸显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问题的常州经验”、“特色问题的常州经验”等;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资源推广研究成果;
第五,拓宽交流渠道,开展与其他改革试验区的跨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进一步清晰并丰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独特”、“与众不同”以及不可替代的价值。
2017年6月29日,对于常州“新基础教育”研究而言,又将是一个重大的节点,在拥有“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信条的今天,常州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了以示范区基地建设为目标、以“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为平台的新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常州“新基础教育”的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