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铁饭碗,从来不是体制
有人问:大学毕业,我是该在京闯荡,还是回乡进体制,哪一种比较好?
我尊重每一种选择。
但如果你来咨询我的意见,我会告诉你:去大城市,去竞争较激烈的地方,去市场化较普及的地方。因为,那里自由多,机会多。
我在体制内呆了多年,深知小地方+体制内,对一个年轻人的束缚有多厉害。
一来是薪水,二来是机会,三来是观念。
当时在县城中学,月薪3000+,永远上不去,也下不来。而教了一生的老教师,薪资也不过翻了一两番而已。
也就是说,你卖力与否,与否,一辈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一生都困在四位数里,却要你用半生的激情、斗志与可能来交换,想想也真是亏得很。
可是,当你走出体制,从市场中拿钱,按劳分配,按价值分配,境遇会有什么不同呢?
以朋友圈的几个友人为例。
A离开体制,做IT,薪资是原来的几倍。
B离开体制,做培训班,薪资是原来的十多倍。
C离开体制,做新媒体,薪资是原来的一百倍。
没有一个离开体制的人,是混得比原来差的。
也许有人要说,你举的这些例子里,主人公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我又没本事,哪里来的机会?
对此,我想说:1,没本事在体制内也会混得不好;2,在本事均等的情况下,机会当然是大城市比较多。
小地方重人情。
大城市重市场。
重视市场,权力的成分就被削弱,裙带关系的权重会被减轻,你会得到较少的控制,较多的自由。
自由,必然带来机会。
机会,必然带来资本。
资本,又反过来催生自由和机会。
于是,良性循环开始。
在这种地方,你就可以依照契约与规则,创造商品或服务,来赚自己的钱。
同时,自由会带来竞争。它会推着你前行,不断地增强服务,创造更好的商品,回馈给市场。也就是说,它会逼着你成长,而不是纵容你堕落。
但在体制内呢?
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了10来年的人说:想想真是吓人,工作半辈子,本事没学到,能力没长进……庸碌辛苦,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较令人难受的,是体制内盛行的观念。
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我工作时,父辈们就一直教我:要学会做人——逢年过节要给领导送礼,要多请领导吃饭,领导有需求不要拒绝,不要管它合理不合理,不要和同事们起纷争,能避就避,要夹着尾巴做人……
那时我觉得,体制内真是没劲啊!
工作以后,则觉得暮气沉沉,壁垒森严。
那种“领导说了算”、“想那么多干嘛,开心就好”、“今晚三缺一,你们谁来啊” ……等得过且过的氛围,会让你慢慢地,也消融在其中,失去进取心。
有人说,清闲的工作,不是刚好可以拿来充电吗?
其实不太可能。
在无压力、无竞争、无激励的情况下,你会觉得,不学习是正常的,反正有饭吃;不努力是正常的,反正有钱拿;不思考是正常的,反正有班上……因此,慵懒和落后成了一种必然。
你就这样浪费着时光,一不小心,就到了中年,然后又将这种落后观念,传承给你的孩子。
有一回,参加一个酒席,一领导坐首席,以一种不可商量的、“老子就是真理”的口吻说:“我女儿马上大学毕业了,说想去深圳,说什么那里机会多,我就说,你要去深圳就别认我这个爹,回县城来,女孩子跑那么远,搞那么辛苦干什么,就应该呆在父母身边,再说了,又不是没饭吃,没房住……”
众人称是。
连道:领导真有远见,领导真有大智慧……
有时候很庆幸,我只花了几年时间,就摆脱了这种陈腐观念,坚决地离开。
离开之后,生活焕然一新,金钱、机会与自由,都开始来到生活里,而在存在感与幸福感上,也有了一种更确切的“我活着,我无悔”的感恩之心。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但是,当你真正做了,才知道,这个可以有!
这个需要有!
时代正在迅猛发展,铁饭碗的概念,已经越来越虚化。
进体制,并不意味着一生安稳,清清闲闲过一生。
它有自己的麻烦,也有自己的危机。
而正在发生的危机是,你在体制内消耗过久,解决危机的能力,正在不知不觉弱化。
当政策来一次大洗牌,当时代来一次大换血,就像九零年代的下岗潮一样,你能否在风起云涌中屹立不倒?
如果不行,请开始反思。
真正的安稳,来自一个人可以自我负责的能力。
一个律师朋友,也是体制内人,但是,一直都有离开之心。连续几年,苦心孤诣地自学法律,考了证,开了事务所,到如今,业绩与影响力都很厉害了。
前几天,他和我说:“今年我就会离开!”
我问:“不要铁饭碗了?”
他飚了一金句:“铁饭碗从来不是体制,而是个人的本事。”
另一个朋友,是一个的摄影师。
今年五六月份,她离开体制,创立了自己的社群和媒体,活得又自由、又富有、又自在。
是啊,当你拥有出色的技能,走遍万水千山,你也不愁吃穿。而时局无论如何动荡,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财之道。
回到文初的问题,如果你还年轻,欲入体制和回乡,请谨慎。
因为,一旦进入,往往难以回头,一生就成定数。
在自由的都市里,人才有不可推测的可能。
你不知道明年命运会给你什么惊喜,不知道后年又有什么际遇,十年后,又会有什么奇迹,在犒劳自己的努力……情节变幻莫测,更像一部永不剧透、永不停播的冒险游戏,一关闯完,你升了一级,再闯一关,再升一级……等到某整天,你举剑四顾,发现自己金甲著身,武功卓绝,已然成为昔日自己所艳羡的英雄。
学校给了你短暂的成功
没法给你不败的未来
今年看到高考成绩,没有像往年那样“欣喜若狂”,我很冷静,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
这些“好看的数据”能代表你们高中三年的全部学习成果吗?
成绩较好的同学未来会较好吗?
这些成绩能证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很成功了吗?
今天我不敢用简单的主观推断来回答这三个问题。较近,我们越来越觉得不应该只拿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全部、也不应该只拿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教育的全部。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今年是我高中毕业20年,这些年来同学分散在五湖四海,去年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聚会。这些同学当中,有在政府部门担任高管的、有在大学当教授的、也有在中学当老师和副校长的,等等。但是这些同学在高中时候的表现各不一样:有成绩的、有成绩一般的、有很听话的、也有学校多次要开除的……大家在一起共叙自己以及保持联系的同学18年来的经历、感悟和成就,较后几乎达成这样三点共识:
学习要好但不去追求,因为追求往往会使人成为“书呆子”。
要上大学,因为不上大学是没有希望的,尤其对农村地区的学生;但不都要上好大学,因为上大学就是一个人的临时身份象征,今天没有同学在意哪个老师是北师大毕业的、哪个老师是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的,因为好大学只影响你2-3年。
要有能力但不是只有学习能力,因为社会能力(人际、仗义、诚信)比学习能力(、博学)重要得多!
我有这样的一个推断:你的高考成绩即将一文不值。我们应不以高考成绩高而沾沾自喜,也不以高考成绩低而盲目自悲。学校只给了你短暂的成功,没有给你不败的未来!
决定未来的六大能力
谁先掌握谁就占了先机
记得在你们高一的时候,我说过:未来就是还没有来!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呢?这个时代里,数据大爆炸、人人自媒体、手机微信微博,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得面目全非。
据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不用到商场去买鞋子了,只需在家用3D打印机就可以“自造”。可见人类很多工作都已被计算机取代,信息时代的下一个时代是什么?
概念时代——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因为人能够制造工具并且使用工具,那么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没有形成差距?尤其是到了新经济时代,如果有所谓的人和平庸的人之分,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人和人的区别在于的人能够制造概念并且可以使用概念。
在概念时代,只有具备电脑无法企及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处于持平地位。你能说出十个电脑或机器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工作吗?盖房子?扫地?洗衣服,几乎找不到了!
这就是形成了决定未来的六大能力:灵感设计、创造故事、发现幸福、情感交流、游戏娱乐、寻找价值等。每个人都能掌握概念时代的这六种右脑能力。
关键问题是:谁先掌握了它们,谁就会在这个时代占得先机。
大学不是用来虚度的
除了努力,谁也改变不了你
你的未来和今天你的理想可能风马牛不相及,鲁迅都可以弃医从文,你也可能弃文从理、学非所用,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未来。
在未来你们干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看到你所干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拔尖的人才是随心所欲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成什么!因此要积极准备干好这份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真正的学习是从大学开始的,记住大学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虚度的。如果你不学,在未来的路上,你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甚至惨败,这是必然的。
一个人失败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努力不够,二是借口太多!在此,向大家强烈分享一本书《哈佛,凌晨四点半》,希望大家成为十年后的人才!
亲爱的同学们:轻轻地你走了,你将从这里带走了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也祝福你们——在未来你们中,失败的人少一些,成功的人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