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一届的高三学生们,如果在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时你们出现选择,普通大学的特色还是重点大学的普通的问题?怎样选择才不会吃亏呢?
很多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大概都遇到过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要选大学,还是选?加上网上不断流传着“各大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及“各大高校排行榜”,更是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
在一份份的榜单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中财的金融学在北大之前;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在清华之前。更极端的例子有:兰州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居然排在上海交大之前。
这些榜单的形成是有所依据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想学某个,那么:
1.大学的普通和较普通大学的特色,哪个实力更强?
2.大学的普通和较普通大学的特色,哪个更值得报考?
今天,我们就请来两位学长来为我们辩证地聊一聊“大学的普通和较普通大学的特色”的利与弊吧!
01
▼
正方
大学的普通
我自己报志愿的时候没想太多,觉得既然能上好的学校为什么要去不那么好的呢?
我觉得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需要舍弃学校而选普通学校:
1.对某个学科或行业充满热情,但在学校这个学科很烂或没有。
2.父母或者家庭原因导致需要留在某个城市。
其实更多时候,普通学校的是在你成绩不那么好的时候才要考虑的。比如550分的话,可以优先考虑较低线520的学校的某个排名前三的,而不是压线进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
看着以前的同学考研、找工作,越来越觉得的学校的优势很大,不仅仅是保研、就业,能接触的东西会更多一些,接触的人也更。
好的学校会给你更多的选择,普通学校的好则会让你在确定的路上走得更好。所以对未来还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规划时,尤其是不甘心被束缚在某个方面的时候,优先选学校会比较好。
我是所谓“学校普通”的学生。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想学的,并且成绩足够选择学校……
考虑候选的学校:
1. 如果是清北/ 这样的差距,那么选择哪个都可以。前者的好处是眼界更宽,机会更多,而且学校可以提供很多高于知识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好处是更容易从同学中脱颖而出,并且特色可以得到学校的资源倾斜。
2. 如果是清北/普通这样的差距,除非你想学的已经是清北的极弱项,或者该普通学校在这个的水平达到第一,否则建议选清北。原因主要在机会和资源和眼界,你身边的人的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水平。
3. 如果是/普通这样的差距,并且在水平上有明显差距的话,我觉得可以优先考虑,同时参考就业情况。如果差距不太大,比如一个排第2一个排第5,我觉得选学校就行。
4. 水平以下不考虑称为学校。此处指具有相应的水平和声望,比如对外经贸,尽管不是,但分数线和就业情况都和学校差不多,因此归入一类来考虑。
5.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地理位置,其他条件相当时优先考虑北京+东南沿海,因为就业机会多;因素,经济、工科、纯文科等显然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学校特点,综合性大学or性;未来规划,是读研、出国,还是工作;决心,如果你不是确定要读某个,那么选择综合水平更高的较好,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并且,你读的也不是你想要读的,你想要读的也不是你将来会去做的行业,而你所毕业的学校,却永远都是你的母校。在什么都没有明朗的情况下,校友是一个有用的资源,比如金融界的五道口圈子,清北帮或者厦大帮等等,拉关系这件事上,说你是同学校的亲近感远大于同的亲近感。
所以,在学校差距不大、差距很大的情况下,选择普通大学的特色。否则,选择大学。
02
▼
反方
普通大学的特色
较终录取到的决定了你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就是你未来人生的轨迹。
虽然大学可以转,或是跨考研等途径来改变自己的方向,但个人认为,这些方式其实成功率不大。如果是高考失利的潜在学霸型另说,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方式都有难度,因此,高考时的选择基本上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方向。
若是调剂到某些对于你而言可称之为“来自星星”的学科,等你发现自己和老师来自不同星系时就为时已晚了。所以比起仰慕学校光环,切实地为自己未来的工作考虑,选一个明智些的更重要 。
大学里面的好,相当于高中里的基础班,资源配置和仰慕光环兼得。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重点学科的师资配置与普通学科之间是肯定有差距的。进了特色,相当于享有大学的优势资源。另外,高中的时候都觉得基础班挺牛逼,但反过来,重点学科的学生看普通的学生,感觉就跟曾经的基础班看普通班差不多。
大学提供给你的,只是一个平台,别无其他。
这次寒假,我跟高中同学见面,的确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信息方面的差异:那上了学校的同学们可能忙着准备presentation,忙着去各个学校宣讲,忙着准备调研材料,而我却什么也不用忙。但同时,我比其他同学多出很多空余时间去做一些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事。只要你有那份主动的求知意识,即使你的大学不能为你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你也可以自己利用手头资源发掘一片更大的天地。要有这样的自信。
学校资源虽然更丰富,但你也要知道,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你越好。
举个栗子,在财经大学,某金融大牛来学校讲课,跟你学邢司的有什么关系?银行提供了许多本科实习职位,跟你学马哲的有什么关系?如果只是抱着“什么都试试”的心态去看看热闹、涨涨知识,那这种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学习是无效率的,它不能给你带来较大利益,它不能让你在上有所进步,较大受益者永远都是金融学院的那批熊孩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感受可以借鉴一下图书馆藏书以经济/法学为主,让外语学院的同学情何以堪。
至于说,在学校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但关键是,的人他们认不认识你。
如果较终自己能在所在取得成绩,并选择继续深造的话,若是你的能力允许你往更高水平的大学去跳,到那时,你进入的圈子,才是真正能包含你的圈子。
看完学长们的分析,你会在大学和特色之间做出怎样的取舍呢?或者你对这两种观点有怎样的见解呢?快来分享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