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长们从明年起将不用再担心孩子在学校吃的不好了,因为卫计委已经发话了,《学生餐营养指南》标准将明年2月实行。这里对中小学生一日三餐做了新规定。
孩子在校期间的饮食问题一直是家长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小编今天浏览寄语市长,随随便便就看到了好多反映学校饮食的问题的帖子。
小编也看到,许多家长收到的回复都是“会督促学校加强管理 ”这样的空头支票。
那么看看下面的规定,家长或许会放心一点了!
卫生计生委发布《学生餐营养指南》,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该项标准规定了6岁至17岁中小学生全天,即一日三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等,适用于为中小学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 《指南》中建议中小学生整天要吃四大类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豆坚果类。
米面杂粮换着来
谷薯类是主食的主要来源,包括米、面、杂粮和薯类等,《指南》中建议避免长期提供一种主食,否则容易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可用杂粮或薯类部分替代米或面。
一级公共营养师王喆指出,虽然精米白面的口感比较好,但是过度加工的精细米面破坏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与B族维生素,所以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其他的主食类食物,如杂粮(高粱、荞麦、燕麦)、薯类(红薯、土豆、山药)等。
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师刘长伟建议,杂粮主食应该占到整体主食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而常见的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钾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蔬菜一半以上选深色
《指南》建议每天提供至少三种以上新鲜蔬菜,一半以上为深绿色、红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以番茄为例,红色蔬菜,富含大名鼎鼎的番茄红素,具有较强抗氧化的能力。橘黄色蔬菜当中,较突出的要数β-胡萝卜素了,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帮助青少年保护视网膜、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紫甘蓝、茄子等紫黑色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红质的生成,保护眼睛。
除了蔬菜,《指南》还提出每天吃适量菌藻类。藻类食物包括紫菜、海带、鹿角菜;菌类食物就是木耳、银耳等各种蘑菇。藻类食物生长在海里,所以碘的含量很丰富;菌类食物中富含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用它们做成汤,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另外还应每天至少吃一种新鲜水果,尽量选择应季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选择完整的新鲜水果较好。
鱼禽肉蛋有个优先比
《指南》提出每天要吃鱼、禽、畜肉、蛋类,其中禽肉可与畜肉互换,鱼与虾、蟹等互换,各种蛋类互换;优先选择水产类或禽类;畜肉以瘦肉为主,少吃肥肉。
优先选择水产类食物,一方面比畜禽类食物脂肪含量较低,另一方面,水产类的食物肌肉纤维比较细软,有利于孩子消化吸收。水产类食物中的DHA的含量比陆地上动物的含量更丰富,而DHA是人体大脑皮层脂质结构当中,占据较高比例的一种成分,对于孩子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
“对于食用肝脏,部分人存在误解,认为肝脏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是青少年处于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过程,消耗较快,所以对于胆固醇不需要过于惧怕。”按照《指南》建议,每周提供1次动物肝脏,每人每次20~25克,制成肝泥相当于一小瓷勺,这对健康不会有不良影响。
另外,鸡蛋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建议孩子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人体健康有利。
奶豆坚果不能少
《指南》也做出标准,建议平均每人每天需提供200克至300克(一袋/盒)牛奶。对于青少年,酸奶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蛋白质稍微低一些,但是酸奶乳糖较少,尤其适合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建议,尽量选择摄入300毫升以上的奶或者奶制品较好,可以选择喝200-300克的纯奶与100克的酸奶。
对于指南建议的平均每天摄入15~30克豆制品,刘长伟指出,也不需要每天都吃大豆或者豆制品,平均每周一到两次即可,一次可以选择吃豆腐,另一次选择豆腐干、腐竹一类的食物。另外,如果豆制品吃得比较多,那么肉就少吃一点。另外,奶制品、坚果(如无花果、瓜子、核桃等)都可以作为青少年下午补充身体能量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