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人们势必会想起那首数学的古诗《清明》,而且还会不自觉的吟诵起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是《清明》这首诗的第一句,也是经典的一句。下面小编来大家一起鉴赏一下这首诗,看一下全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从以下对于其中诗句的分析,就能够让同学们学习到。首先我们来回顾下这首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诗手法平铺直叙,通俗易解,毫无经营造作之痕。第一句首先交代了整首诗时间、情景和环境氛围:时值清明时节,当时因刚过寒食节不久,正好赶上连绵的阴雨天气。接着第二句写出了人和人物当时的心境:路上的行人冒着纷纷的雨在赶路,清明这个节日在当时是一个充满浓郁情调的整天,那天每个外行人的心情都是比较复杂和沉重的,因此路上行人看起来都心情沉重,惆怅复杂,像丢了魂一样。再加上作者孤身一人和纷纷的清明雨,更是触景伤情,加深了愁绪。于是便想到了借酒消愁。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便出来了,可此时此刻荒山野岭的哪里才有酒家呢?这时刚好看到一牧童过来便问了。尾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牧童用手势代替了回答“遥指杏花村”。整个画面一跃而出形象生动。
整首诗在“遥指杏花村”这里便结束,诗人牧童之间是否还有其他对话,诗人是否能到杏花村和到酒等都没有再交代,让人觉得余韵未了耐人寻味。这也是这首诗高明的地方。《清明》这首诗是杜牧任池州刺使前的作品。杜牧走在路上看到因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经济受到破坏严重。出现了“荒草千里”、“万室空虚”的萧条荒凉景象。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反映了北方农村这种耕稼缺人的荒芜现象。《清明》一诗这不仅写出了当时诗人的情怀,也写出了晚唐北方农村苦难遭遇的生活缩影。
以上全部内容便是对杜牧的《清明》这首诗的鉴赏,全诗的运用的手法也是明了的,直抒胸臆,简单明了。希望经过小编的介绍,同学们学习到了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