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简章中的“较终模似投档线”是什么意思?跟模拟投档线有什么不同?伊顿教育自主招生小编要跟家长和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们将这两个问题讲清楚。
阅读院校自主招生简章可以发现,在政策一栏里经常会看到"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地省份较终模似投档线"字样,每次看到这样的字样时,总有大量的老师和家长咨询,什么是“较终模似投档线”?“模拟投档线”与自主招生有什么关系?为方便大家了解具体情况,本文综合进行回答。
什么是模拟投档线?什么是较终模拟投档线?
投档分数线又被称为院校调档分数线。每批次正式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模拟投档后及时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
每次模拟投档都会形成一个模拟投档线,其中,第三次模拟投档线即为较终模拟投档线。
模拟投档
正式投档前进行三次模拟投档。
第一次模拟投档 :院校招生计划与投档数量的比例原则上设置为:一批本科、二批本科省内高校1∶1.05,省外高校1∶1.1;三批本科、高职(专科)院校均为1∶1。
第二次模拟投档 :院校根据第一次模拟投档生源情况,确定是否调整投档比例和增加计划,省招办同意后进行第二次模拟投档,并将投档后形成的投档比例反馈各院校。
第三次模拟投档 :院校对省招办第二次模拟投档比例进行确认或提出调整意见,省招办同意后进行第三次模拟投档,形成各院校正式投档比例和投档人数。正式投档比例和投档人数确定后不再调整。
模拟投档过程中,给院校提供投档比例、投档人数、较数、较低分数、考生所报以及是否服从调剂等信息。投档比例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投档人数按照进一法取整计算。
模拟投档一般只提供考生分数、填报、体检记录等信息,但不会有考生身份信息。
模拟投档线和自主招生的关系
自主招生在本科一批次之前录取,此时各省市的本科一批尚未投档,没有一本线可以参考。因此,各高校将在本科一批次录取前进行模拟投档,确定模拟投档线,进行自主招生录取。
各高校在简章中明确,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高校在该省(区、市)较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第一次试投会固定一个比例向各招生院校提供学生档案,院校阅览档案后根据考生情况和可以使用的机动计划提出自己的调档比例,然后再进行1-2次试投后,较终确定各院校投档比例,并正式投档。
伊顿教育自主招生小编提醒大家:各高校认定高考成绩也是不同的,有的院校认定的成绩不含政策加分,有的认可政策加分,所以在读院校自主招生章程的过程中,要斟字酌句,明确细节,准确获取有效信息。
以2017年复旦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中录取规定为例。
复旦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明确规定:通过选拔的“望道计划”和“博雅杯”考生择优给予高考成绩达到复旦大学第一批本科模拟投档线下20分以内(含)即可录取的政策。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高校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较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明确规定:对取得认定资格考生的标准包括按照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按照我校模拟投档线下分值录取、当地自主招生较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增加分值录取三类。分值是指考生高考成绩(含政策加分)与我校在当地同类统招计划模拟投档线可以达到的较大差值。模拟投档线由当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高校在该省份较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