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一位教授们见了他头疼的偏门怪才,他曾去北京大学学习、复旦公学学习、又到国外留学深造。有人说他是历较牛的考生,他就是罗家伦。一个不喜欢数学和其他自然学科,唯独对研究历史、文学充满兴趣的一位怪才。
我们都知道,每年夏天都是考生放榜的日子,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在民国时期,一个极为牛逼哄哄的考生——罗家伦。
罗家伦是绍兴人,这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他的父亲是一个县令,官职虽然不大,但在晚清时期,只要不是海瑞那样的清官,大多家里都会有一笔钱财。而且罗家伦的父亲对儿子读书的事情十分看重,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被送到私塾读书。
据罗家伦后来回忆,当时背了很多经书,虽然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对于他后来的文史功底,打下了很好的底子。罗家伦读的也不只是私塾,还被送到复旦公学读了三年。接着又准备报考北大,接着深造。
北大可谓是非同一般,它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所大学,是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失败后,少数留下来的一点成果。在北大,大师等第的人才层出不穷,鲁迅、李四光和辜鸿铭等,都在里头任教。这样的学校,想要被录取,难度可想而知。
罗家伦虽然报考北大,但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他对数学和其他自然学科都不敢兴趣,唯独喜欢研究历史、文学。简单点说,罗家伦就是典型的文科男,对理科完全是一窍不通。这样一个学生,放在今天,想要考过高考都困难,更别说参加北大的入学考试了。
这样的数学底子,罗家伦去参加北大入学考试这种难度的测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他只能看着数学考卷,大眼瞪小眼,较后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只能交了一张白卷上去。不过,对于国文和外语,罗家伦考得却很好,较后都得了。等到成绩出来后,不管对北大教授,还是罗家伦来说,都是个难题。
图为一部分民国时期的北大教授
这是一个偏门怪才,就连教授们也十分头疼。放过他,就等于从自己手上溜了一个大好人才。可要是录取他,不符合招生规矩。这两个都有人支持,双方之间争论不休。较后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拍板,这才录取了。
图为蔡元培
罗家伦也神奇的成为一个交了白卷,还被北大录取的人才。不过事后证明,蔡元培的眼光确实有独到之处。罗家伦数学不行,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他但任过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
因为罗家伦除了在北大、复旦读过书外,还曾到国外留学。他想在中国办一所世界的学府,为中国真正重振教育做一点贡献。可惜,罗家伦所处的时代几乎是一个乱世。民国开始时的军阀混战,后来的抗日战争,每一次,新开办的大学都要四处迁移,躲避战火的轰炸。
图为西南联大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罗家伦还是为中国的教育做了一些事情。在他的手中,清华大学实行了男女同校,也为清华大学招来冯友兰、张子高、萧公权等一批教师。这在当时,确实不容易。而直至今天,依旧很佩服当年那些拍板决定同意的教授们,他们让当时的中国留下了一批读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