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科真的就比学文科的好吗?学理的人这样回答:
作为一个高中学理,大学学文的人,我要怒答一发! 容我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聊一聊文科和理科孰优孰劣。
答主高中就读于一所省级示范校,高一班主任是化学老师,他以后要带本年级的理科辅导班,在文理分科这件事上他给我们做了一次动员,大概说了学理科的好处,类似于工作好找,不愁就业等等,较重要的是:往届学生里面,学习好的大多选择学理科,学不懂理科只好学文科!老师倒也没有夸大其词,确实较后大部分年级排名考前的同学选择了学理科。这样的环境里,学理科和聪明挂了钩,所以傲娇的我选择了学理科。
理科确实难学,普遍来讲,理科生比文科生辛苦。我们的文科生在3楼,理科生在4楼,每次课间,4楼总是静悄悄的,要么在算题,要么在补觉——太疲惫了!而3楼,有聊天的,有背书的,感觉很活泼。还有就是,读了理科之后,女孩子基本不臭美了,干净就好;文科班的姑娘倒是妆容越来越精致,穿着越来越有品;艺术节,文科班的节目讨巧耐看,理科班的节目就干巴巴的(有一个理科平行班,因为不知道出什么节目,干脆全班穿上高一的军训服,打了一套军体拳!)……即便文科生的生活比我们丰富很多,我们理科生依然有莫名的优越感——以后他们就过得不如我们了,因为他们是被我们比下去的一群人!
后来高考完填志愿,我仔细回想了高中三年学理科的感受,实在觉得我对数学物理没有兴趣,反而看文科生的文综资料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如果大学不能读喜欢的科目,我会后悔的,所以我的志愿全部填的是文理兼收,较后进了一所一本师范院校,读了特殊教育。
高中形成轻文重理的观念,理所应当的觉得文科生应该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大学班里文科生居多,他们处处体现出对理科生的鄙夷,一个同学说:"理科生有什么好,呆板没劲,情商低不会聊天,一起出去都玩不开,只会做题,特没意思!" "也不是理科生都这样……再说他们毕业了比我们好找工作啊",我反驳道。"那也要看是什么工作",他接着说"技术性的工作确实好找,但是技术岗往上升管理岗不还是得懂文科的东西?工作是好找,可是上升空间呢?"我还是不服气,"学习好的都去学理科了,剩下学习不好的才会学文科!"他笑了一下"你觉得你xx分进来的,和我xx分进来的,你的成绩比我好吗?"(他的分数确实比我高很多)
#p#副标题#e#
大一的我被问得哑口无言,我突然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根本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在拿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劣势比较,这样只会产生更多的偏见,对于理性地思考问题毫无帮助。
关于文科理科的争执从未停止,理科生觉得文科生不聪明,文科生认为理科生不灵活;理科生觉得文科就是背背背,文科生觉得理科就是算算算……别惊讶,文理科生相互都看不上。
这个问题讨论已久,目前还没有特别让我信服的说法,我倒是更认同欧洲某些的做法:人文素养是每个人收藏的,在此之上个人有一门谋生的技艺。而且每个人的角色是多样的,他可以白天是一位工程师,夜晚在酒吧里唱自己自创的歌曲,假期旅行写文章拍照片,是某杂志社的签约作者。
我国目前在推进教育改革,高中不再文理分科,大学才细分,我想这样好处多多,避免出现理科和文科的过度分化。
较后,用《无问西东》的一个片段结尾,也许能给对分科感到迷茫的学弟学妹一些启示:
吴岭澜(陈楚生 饰)是一个文科奇才,但是囿于所谓的科目优劣,执意想要转入理科。
校长梅贻琦(祖峰 饰)找到吴岭澜,想和他聊一聊。
面对有些固执的吴岭澜,性情温和的梅校长给他倒了一杯茶,问道:“求学的目的是什么?”
吴岭澜表示不管学什么,只要沉浸在书本里就会让他感觉踏实。
但是梅校长表示相比于麻木的踏实,真实才更为重要。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一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就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