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400字随笔《不一样的唐伯虎》
前几和朋友讨论古代有名的才子,提到了唐寅,朋友便说:“唐伯虎不愧为风流才子啊,一生娶了八个妻子”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他答道:“唐伯虎点秋香里不就这样描述的吗”。我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影视作品为了博人眼球,必然会把人物的形象夸张化,但不就会对的。
许多人都认为唐伯虎就是很风流的才子,娶了八位妻子,可唐伯虎的悲情人生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泪水却鲜为人知。
唐寅出生于经商的家庭,其父希望他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当然他没辱父望,十六岁便考取秀才,得第一,一时轰动乡里。十九岁,他娶了第一位妻子,可是命运却总是特别爱捉弄人,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其父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但是更大的悲痛又接踵而至,母亲病逝,妻子难产而死,孩子没出生便夭折,妹妹病逝,原本很亲密的家人都变成一具具尸体,这种丧失亲人的悲痛一件接着一件,谁能接受。现实的残酷一下子击垮了这个人人仰慕的才子,让他感到绝望,严重的打击让他意志消沉,家竟衰败,陷入绝境,令人惋惜。
他的好朋友祝枝山看到他如此消沉,便劝他要苦读诗书,功成名就,以重振家业。从此他便崛起,在他二十九岁时参加应天府乡试,获得解元,一时名震江南,更是引得大家闺秀何氏慕名而来做他妻子。
可是命运就爱开玩笑,正当唐寅于人生得意时,还不忘泼他一盆凉水,一场牢狱之灾改变了他的人生。
三十岁的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唐寅的才华很受主考官的赏识,后来因徐经贿赂考官欲得试题的事情,后来牵连到唐寅,导致其入狱。
狱中的唐寅,过的很痛苦。而那时的唐伯虎,经过科考案的四处传播,已是声名扫地,他自述道:“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因为一场科举考试,唐伯虎名声扫地,击碎了他的满腔热情,他的梦想,他的才华。
后来,朝廷洗清他的冤屈,保留他仕的身份,被黜为浙藩小吏,但他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带着一身失意回到家中,他大家闺秀的妻子原本是想跟他享受荣华富贵的,没想到他竟落魄到如此,也便离开了他。
唐伯虎仕途受挫,妻子离开,让他心灰意冷,他极其郁闷,便出去游历名山大川,钱财散尽,他独自一人回到家中,内心无限凄凉,望着空无一人的家,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当他特别惆怅时,沈九娘来到了他身边。沈九娘是他当时在青楼认识的知己红颜,沈九娘爱慕他,且对爱情忠贞,在沈九娘的帮助下他慢慢从失意中走了出来,沈九娘的到来无疑给唐寅生活和精神上带来慰藉。唐伯虎再次提起他手中那充满才气的笔,许多绝顶的诗词与画作皆是出于此时,我觉得此时才是他一生中写作顶峰时期,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回归于平静,感谢沈九娘的陪伴,真心感谢。
三十六岁的唐伯虎与沈九娘成婚,夫妻俩以卖字画为生,正如唐伯虎诗中所写的:“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他们用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同甘共苦,共度危难。如此这样夫复何求。但卖字画为生又何尝容易,他在《贫士吟》中叹道:“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后来唐寅用买字画的钱在姑苏造了一处住所,名为桃花庵,在后耒他和沈九娘的女儿出生取名桃笙。他写下《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磨难后也选择了归隐。
人生悲苦如何富贵又如何,唐伯虎的一生经历了我们不敢想象的磨难。辛勤劳累的沈九娘在三十九岁过早离世。唐伯虎当时的痛可想而知,我从前不理解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如今感受颇深。经历一次次的打击,他皈依佛教,称“六如居士”。唐伯虎一身凄苦,命运不曾给过他一次好处,或许天妒英才五十四岁唐伯虎结束他凄苦的一生。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这是唐伯虎临终时写下的一首绝笔诗,只有经历过无数磨难,才能把生死看得如此淡然。他带走了一生的悲情,留下了他的才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确实看不穿,人一生是喜是悲,是富是贫,都看不穿。
唐伯虎的一生没有电影里演绎的那样快活,他没有风流,他只有悲,只有才,只有人生失意扶案自叹,历经沧桑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