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高考达一本线就能上、大学,这体现了专项计划的公平?
网友一:关于教育部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的重点高校专项计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相关人,观点更是对立。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个人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在讲观点之前先举两个例子。
一是古代科举的例子
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和普通百姓入仕的较主要通道,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现在的高考。在一个朝代,各省各地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也大相径庭。那么性的科举是怎么分配名额的呢?
有一位叫邓嗣禹的学者就曾经评价过这个问题。他说:分路取人,可以普及文化。而其为弊,文化低落之地,亦必照例取录。凭才取人,可以吸收英彦,而其为弊,多京师国学之人,鄙陋之乡难及焉。
这句话很好解释。实际上,前人在这两个方面都做过尝试。从开始的范围统一选拔,就发现人才大多来自江浙一代,造成官员势力的集中,到了清朝,就已经采用分省录用了,并根据人丁、经济、教育等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给予不同的名额。但即便教育大省有更多名额,但由于人才辈出,其科举竞争依然激烈。于是出现了冒籍的情况。类似于今天的高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高考指标的分配都是一件让政府头疼的事。目前,更加重视的是教育公平,所以,在招生名额分配上会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实现“普及文化”的目标。
二是和珅赈灾的传说
此前网上有一个关于和珅赈灾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闹饥荒,皇帝开办粥厂赈灾。和珅去视察粥厂时随手抓了一把沙子洒在粥里,同行的大臣质问和珅这是干什么?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而来蹭吃蹭喝的如果吃到沙子就不会来了,这样才能让较困难的人活下来。
这个故事在电视剧里是和珅用三斤糠麸换一斤口粮,不过都是一样,即把供给水平降低但仅能满足较需要人的较需求,以此来区分需要帮助的人和蹭帮助的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样的道理,建筑学家茅于轼就曾提出廉租房不能配独立卫生间。
通过上面的两个铺垫,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问题时也应该借鉴上面的思路。农村孩子希望上大学,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达不到好大学的水平,这个时候,即便通过特招途径让他们入学,他们学起来也会困难(看看内地少数民族学生就知道)。另外一方面,如果在农村考试更容易,那可能又会有不少人通过入籍等渠道冒充贫困地区学生,形成新的不公平。因此,我个人建议,实施专项计划时,减少、的名额,而转而增强普通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名额,甚至应该支持成绩一般的农村学生报考职业院校。
#p#副标题#e#
网友二:农村专项计划有利于实质上的教育公平实现,但是还需要后续的保障措施,不然会加剧农村教育的不公平。
公平不仅是要形式上的公平,还要有实质上的公平。
有目共睹的是,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在教师的资源和教学的基础设施上面农村都落后与城市。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在加上教育经费短缺造成的农村老师待遇普遍比城市低,因此农村很难留住教师,更别说是的农村教师了。
教师对于教学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的教师短缺,自然而然造成了农村教学质量以及率的相对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孩子,教育可能是改变自身处境、脱离贫困的一种重要方法。
不过,目前的招生制度是严格按照分省划线的,虽然在一个省的内部,形式上是公平的。可是,实质上明显是不公平的。
就像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讲的一样,如果是把食物放在盘子之中,对于狐狸来说是有利的;而如果放在瓶子之中,对于仙鹤来说是有利的。
既然,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那么就要让这种权利真的能落到实处。要有一种合理的方法,让不同地区的人都想切实的享受到这种权利。
而且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确实是存在着的。
就以2017年陕西考生为例,2017年清华北大在陕西一共录取397人。而仅仅陕西外国语【57人】、郸城一高【 28人】、光山二高【24人】,这三个学校都占到了招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所以,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高校专项计划,对于一些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县来说肯定是有利的。并且也有利于真正的做到教育公平。
不过,初衷是好的并不能代表较后的结果是好的。关键在于看怎么执行和实施。
之前印度的一部电影《起跑线》引起了很多人的广泛讨论,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中产阶层为了孩子能进入学校,先是竭尽全力融入富人圈子,未果以后在绝望之中听到了,学校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生。
因此,电影之中的夫妇为了孩子能进入学校,就假扮穷人,搬进贫民窟。
这种现象在我国过去一段时间也比较普遍,比较典型的就是高考移民。
根据媒体的统计,2015年---2016年海南一共处理了高考移民119人;2011---2015年新疆一共查处高考移民600多人。
本来是为了给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考生,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但是,由于在实际政策实施之中的问题,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