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大我想没有谁不知道,但是要说被打的校长,我想大家不能一一的说上来。不过北大历有一位的校长,蔡元培,被称为是北大之父的人,对北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大家很有需要了解一下,我认为蔡元培之所以会被称为北大之父主要还是因为三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观念,一个是宗旨,较后一个就是态度。
一是观念,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任职,当他从马车上下来,看到校职工在门口分立两侧鞠躬致敬,欢迎新校长时,他也摘下礼帽,深鞠一躬以示回敬。当时的北大校长之职,是内阁大臣等第的待遇,蔡元培的这一个脱帽鞠躬,不仅让当场的校职工们瞠目结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近代大学里,由来已久的制约发展的等级观念。
现在一些学校里,想要很好的生存下去,主要的不是学术能力,而是梳理校内的各种关系。单单是一个报账程序,就能把一个老师折磨得身心俱疲,足以完全刷新你对学校的认识。甚至还发生过个别教授,无法忍受被财务人员颐指气使地反复折腾,撕毁报销票据,自己埋单的神奇事件。
二是宗旨,当时的学校,说轻了是混乱,说重了是一盘散沙,从学生到教职员工,真正热爱学习,钻研学术的人都少,一个重要因素是办学混乱。蔡元培在就职演讲中,重新予以定位:“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想起网上盛传的一个段子,一个校友回到母校,进行了一场有诗意的演讲,结果被学生一句文不对题的就业提问,直接打击的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校里开始培养的,不再是对知识渴求的年轻人,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现在你去和很多大学生谈谈,要关注遥远的美好理想,要留心诗和远方,你就有可能在学生中,因为这种“不合时宜的另类”而走红。
三是态度,蔡元培做北大校长后,23岁的梁漱溟,把自己写的一本哲学书寄给他,希望能进北大做学生读书。较后蔡元培却请他到北大教授印度哲学。只有中学学历,而且是自学佛学的梁漱溟,开始在北大教书,几节课后,旁听生达到200多人,教室容纳不了,改在大讲堂上课。这只是蔡元培重视人才的体现之一,他曾说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人才为大学之根本,兴化致治,必俟得人。”
现在自以为稍好一点的学校,动不动就要海归,以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是外国大学毕业的学生比较牛,这应该归结于不自信?还是一种心态在作祟?很多学校被人为的划分成三六九等,受伤较深的是学生,这些原本并不存在的等级被抛出来之后,就成了单位招人,毕业生找工作时的门槛。有些单位还以此为据,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在待遇上进行明码标价。看起来,貌似吸引人才,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这些现象,如果被当时的一些教育先贤看到,不知是痛心,还是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