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的一首《野望》让其千古留名,这是一首田园诗,在风格上继承了陶诗的传承。《野望》注重描写幽静美好的自然田园风光,和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描写作为铺垫,全诗表达了诗人在闲情逸趣生活中的热切期望。《野望》全诗一共有四联,首联景中含情,情中有景。颔联和颈联也分别写了不同的秋景和农民劳作的景象。而较后的尾联诗人王绩,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诗的表达方式则是诗人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描写,特别是在其“颈联”中描绘出的那一幅画面,完全是田园牧歌式的安逸清闲之乡村生活景象。诗人通过此种艺术手法的安排,把自己因与这种田园生活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孤独与惆怅反,从而衬的更加入木三分!
《野望》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本诗的大意是】: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步入黄昏时刻。我伫立在东皋村的村头进行着漫无目的怅望,我心中一直的徘徊不定,不知自己应该归依何方。
此时节的树木如今都已染上了属于秋天的色彩,那延绵不绝的山川野岭,都在此时都披上了落日的霞光。
此时放牧的人们开始驱赶着牛群纷纷转回家园,猎人们也骑着马带着猎物陆续凯旋回乡。
然而由于我与他们各不相识,其间里我们只能是彼此间相互望了一望,然后各自无言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但我还是放开喉咙大声的歌唱,因为我在心里已经已经决定隐居在这个山村农乡!
此诗的“首联”通过“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手法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天空夕阳西下,时间已是临近傍晚时刻。诗人独自在东皋村的村头心漫无目的的怅望,其左右徘徊着来回不停的踱步在那小小的一片地方,心里默默念着曹操那《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其句以“东皋”点明地点,以“薄暮”交代时间并渲染氛围。而“徙倚欲何依”一句则是表达出诗人自己心态的复杂和抑郁之情(徙倚:徘徊,来回地走)。在我们看似这以平平淡淡而叙的首联,但却是能把作者当时之心态给交代的一清二楚,也从而为整首诗奠定了恰到好处的基调。
接下来的“颔联”则是以秋天里的树木以及山野之夕景起兴,诗人以眼中的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那一望无际的树木,此时都被暮秋侵染成憔悴枯黄的颜色,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也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染上了萧瑟的暮色之光。
再接下来的“颈联”中两句则是写东皋村里的村民们,在傍晚时分的外出劳作归来人之景象,诗人用笔墨给我们描绘了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并赶着牛儿欢快而归;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凯旋的一幅画面。这是多么安逸的场景,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生活啊!
仅单单从此诗的“颔颈”两联中看,我们还无法确切看出王绩当时的心情。虽然在“首联”中有那么一点忧郁的味道,但随着下面两联的展开,那一点忧郁之情完全有可能给冲淡得无影无踪。
尽管在“颔联”的首句里描绘到了秋色,但那个时节也可以是秋高气爽的;也可以是硕果累累的。而且当时又沐浴在那灿烂美丽的霞光之中,转而使诗人的心情一下子变为愉悦也不是不可能。特别是“颈联”中的两句,更是把欢乐的氛围给推向了高潮!但这一切的一切,却都是诗人为接下来的“尾联”进行反衬而想要的效果……
我们在“尾联”里可以看到,诗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中复杂的情感,【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从温馨而热闹的场景里回过神来,使得自己的心情回到比起始的心境还更加不堪之中,这无疑又使得诗人自己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以及无所依靠的苦闷和惆怅情绪。
这是因为以上所描绘的一些个热闹而又温馨场面,那是属于人家东皋村的。而诗人则是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能够为他来分担这份寂寥之窘境。在这种场面一度尴尬和无奈的情况下,诗人王绩却还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可以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诗人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和叔齐了。借着高声唱着《采薇》歌之情,从而以此来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愿望。
这首诗以中间两联写景,以首尾两联进行抒发思想和言情,从中通过“以情到景,然后再以以景衬情”这一手法的艺术加工,从而便使得此诗的意境在无形中更加深化了一层。
如果是仅仅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有可能感觉不到这首诗有什么出彩之处。假若你一旦是从南朝的宋、齐、梁、陈开始一路读下来,你会因为沿着诗歌史的顺序而品出此诗与众不同意蕴的,并会满满的品味出这首《野望》真正的妙处,从而你会情不自禁为此诗意韵的朴素之妙而大声喝彩。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把南朝时期华靡艳丽的诗比拟成那好似那浑身裹着绸缎,以及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当你在奈不住从贵妇那浓妆艳抹的环境而从其堆里走了出来时,忽然间又遇见一位身着布衣,且不施一丝脂粉的村姑时,你必定刹那间就会为那清纯之美所产生的魅力而深深折服。而王绩的这首《野望》,便正是有着这样一种朴素之美妙。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开始,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就开始积极酝酿了。在时至初唐期间,此种题材便在沈佺期、宋之问手里把律诗遂步成为定型化,从此律诗便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王绩却在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写出《野望》这种难能可贵的成熟律诗了,这从而更进一步说明王绩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