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带红尘下钓船”出处哪里?是谁写的?如何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我说一个这句话的作者肯定你们不会陌生的,他就是唐伯虎,古代的“四大才子”之一。原名是唐寅,“怕带红尘下钓船”这句话出自唐寅写的诗《题入市归来图扇面》中的较后一句,主要说的意思,要根据结合全诗来理解,下面咱们就一起赏析这首《题入市归来图扇面》,感受“怕带红尘下钓船”的意思是什么?
唐伯虎的"怕带红尘下钓船"表达的是传统“隐士文化”。
这句话的出处
“怕带红尘下钓船”出自明代唐寅的《题入市归来图扇面》全诗如下:
入市归来欲暮天,半林残照一村烟。
悠然濯足沧浪里,怕带红尘下钓船。
沧浪:古代水的名称:有汉水、汉水之别流(均水)、汉水之下流、夏水等多种说法。另外在苏州有沧浪亭,取名的来历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唐寅其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还有其他的字和名号)。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因不愿接受羞辱,不肯赴任。后又妻子改嫁,一生靠卖文卖画为生。
唐寅这首诗的意思是
从城市归来已经到了傍晚了,树林的一半在残照中,村子里炊烟袅袅。
我悠然地用河水洗去我脚上的红尘,怕带着这些红尘下船回家了。
在这首诗里面,有两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一个是“半”字,这个半字传神,林子在夕阳的照射下自然是一半亮,而一半暗;还有一个“下”字,这里是“下”而不可能是上,因为苏州是水乡,古人外出有很多时候是乘船的。
唐寅这首诗表达的是隐士文化
这首诗表达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隐士文化,是抒发一种不与尘俗为伍的精神态度。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有很大的市场。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一直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归去来兮辞》也一直为士大夫所推崇。
表达这种隐士文化的古文,有唐刘禹锡《陋室铭》,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均有表达或有隐士文化倾向。隐士文化也符合传统儒家思想的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作为扇面画好画并题上诗,也很有可能是用来卖的,在扇面上画上清幽的山水画,再题上这种有隐士文化的诗,在当时应该是很受欢迎的,一些文人或者商人买过去很可以表达一种儒雅之风的。
唐寅这个人很有才,但是就像是很多古代有才之人的遭遇一样,唐寅的一生也并不是顺意。仕途并不是顺利,生活也不顺遂。所以在解读唐伯虎的诗的时候,可以结合诗人的背景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