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有名的时期,而夷陵之战是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较后一次大战了,可以说这次战役基本上奠定可三国的局势。也许有人对于夷陵之战并不是很了解,并不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战役,接下来小编会将夷陵之战做一个介绍,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说这次战役让蜀国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战略
夷陵之战本质上是荆州争夺战的延续。曾经刘备占领汉中,实际控制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蜀汉对外形成双拳出击的局面。而荆州地区一丢,蜀汉对外如同失去一臂,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地理攻势,只能成为“缩头龟”的局势。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根本目的就是较少占领荆州恢复双拳出击,如果顺利灭了东吴,形成双雄争霸的局面。
夷陵之战的失败,蜀汉为了稳固统治不得不恢复和东吴的盟约,彻底失去了荆州。这也导致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战略只能是蚕食,而不是一战而决天下。
战争
夷陵之战本身对蜀国的影响。据吴国史书记载夷陵之战吴军消灭蜀汉士兵八万余,而同时镇北将军黄权全军投降曹魏,黄权要防御魏国兵力较少也要两万左右。按照这样计算蜀国这一战失去了近10万兵力,而且几乎都是老兵。而当时蜀国在编的人口也就是90万!按照男女比例一比一,男性就是45万,再去掉老和幼就算15万,这一战失去了1/3之一的成年人口,这对一个的统治是很致命的。
而且刘备公元214年从占领四川,到公元222年发动夷陵之战,不到八年的时间,蜀国内部的势力尚未完全臣服。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让诸葛亮镇守成都的根本原因。夷陵之战后,刘备不回成都主要自然是羞愧,其次未尝不是和诸葛亮形成钳制之势让内部反对势力(刘璋旧部和本土世家)不敢乱动。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诸葛亮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内政上。
刘备
刘备是当时蜀汉的灵魂,而刘备经历夷陵之战后精、气、神全失。刘备当时已经60多岁,古人中已经高寿了,此时年老失其“精”。夷陵之战失败,气急攻心,失其“气”。刘备累败累战就是因为他有关羽和张飞的不离不弃,而关羽和张飞先后离他而去,刘备失其“神”。刘备死去,刘禅必然比不上其父,诸葛亮再厉害,也只能是丞相做不了主公。蜀国失去了开拓进取的领袖。
宿命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汉末三国,三大战役决定了天下大势。曹操在官渡烧了袁绍的乌巢粮仓,袁绍死,曹操兴。孙权刘备在赤壁烧了曹操渡江连船,曹操失去了统整天下的机会,刘备崛起。夷陵之战,陆逊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刘备死,天下三分定。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点,是东汉末年英雄们燃烧的较后一抹光辉。夷陵之战让蜀国走向衰败,也将天下三分。三国时期终于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争中有了短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