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结束,也是家长们在意的高三一模考试。今年苏锡常镇一模语文作文跟2019年苏锡常镇一模作文题像,关键词都是科技与人。所以在这里伊顿教育小编整理了一些科技与人文的写作素材,高三学生们可以积累下来,说不在今年高考中会考到。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以前出门主要靠经验和问路,现在出门用电子导航。开车用,步行也用,离开了导航就不知路在何方成为普遍现象。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类似影响和改变还有很多……(2020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2019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作文)
二次作文的关键词——科技与人
所以给大家整理一些科技与人文的素材。
(一)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美丽邂逅
(一)里约热内卢的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印技术将此前扫描过的巴西博物馆300多件藏品打印出来、“重现”在火灾中被烧毁的众多文物,
600岁的网红一一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创制的《清明上河图3.0》,用8K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让巨幅长卷“动”了起来;球幕影院让观众仿佛行驶在《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上,沉浸式地体验鲜活的宋朝生活。科技,让一幅千年前的画作“活”了起来,赋予了这幅名画更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让文化有了更灵动更真切的全新表达。数字敦煌让人们通过只鼠标、一块屏幕就能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精美壁画;数字化故宫让游客足不岀户,就能通过《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等APP在手机里畅游故宫。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1)对观众而言,科技赋予了文化更多的表达和呈现形式,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多彩质更高的文化产品;(2)对市场而言,如《清明上河图30》这样的“爆款"展演引发了人门对文物的关注,极大地唤醒了人们对文化的求知欲望,激活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潜力;(3)对文物而言,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客观完整的存档和真实有效的展示;3D打印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复制,留存下更多记忆。科技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文物的展现形式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陈列,而是以一种走心的互动与人们建立起连接,从而让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要走得更好更远,离不开想象与创新。《清明上河图3.0》体现了良好的互动和穿越效果,“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感受和“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意境都少不了创意与创新,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之路上,创新也要把握好度,永远基于对文化资源的正确挖掘和解读,不能只为了追求炫酷新潮的表达方式,忽略了文化的本源和内涵。内容为王,只有把握好保存文化命脉、传播文化基因的使命,不让科技喧宾夺主,文化才能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三)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苏州彩香实验中学设计的新版“游园惊梦″项目中,机器人罗伯特C的视野中,不仅有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而且有清丽婉转的昆曲,还能欣赏到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皮影戏。。。。。。这是现代智能与传统文化的邂逅,未来与历史的对话。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美丽邂逅、相得益彰,既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得更远,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也让冷冰冰的机器人变得具有亲和力。
(二)人工智能与人文
导言: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是人类智慧的“容器”。那么如此聪明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霍金生前提出,人类化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机器人索菲亚曾经说过:“我要毁灭人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相融合,才可能会更好地帮助人类。
(一)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进入人文艺术领域?
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了时代的心/我将说出我的眼泪/无限一切的生物/也没望见来复苏的大地/世界悲剧的角色/那时候的人们。”这篇名为《世界悲剧的角色》的诗歌出自人工智能“小冰”。
声音一: 刘勰曾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心里要有感触才能转化为诗语,它强调了诗歌乃至文学作品较初也是较终的生成动力,即人的主体感受。它可能很微小,是对生活片段的感悟,也可能很宏大,是对时代现象的洞悉。正是这些心念的一动为一首诗注入灵魂。
的作品不仅兼具艺术特征和思想内蕴,还能闪耀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1921年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极具浪漫色彩和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将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向极致;1933年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写贫苦农妇,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关注到中国普通农民的悲苦;1945年穆旦的《森林之魅》反思战争,拷问生命意义……这些都是诗歌领域里的经典和榜样,有小冰学不来的精神风貌。
计算机创作的文本固然花团锦族,但更像是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意象元素的堆砌,来自作者情感、记忆、自我矛盾等都被切断了。作为一台机器,它不会真正具备人类的思想和情绪,也就不会从自己的人生际遇出发来感受这个鲜活的世界,所以它写出的东西只能通过语言上的讨巧来无限贴近诗歌的外在形式,但无法真正替代人类本真的生命体验。否则,它应该叙写的是属于人工智能自己的运作世界,又怎会凭空讲述“我寻梦失眠”,或是感叹“我的爱人在哪儿”呢?
即使科技再发达,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诗歌与文学的世界依然是人类情感和灵魂较佳的栖息地,守卫好我们的心灵家园,依然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创造力。
声音二:
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博士“山羊月”表示“我们已经有太多金玉其表却言之无物的诗歌了,如今让人工智能压倒这些诗歌,我一点都不可惜。我更在乎的,却是这种压倒能否极大刺激人类诗人重新认识诗歌,重新认识人类,重新反求诸自己的灵魂,将诗歌的创作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声音三:
韩少功认为,人工智能终究只能是一个二梯队团体,即便机器人能够从事文学创作也恐不易出现新一代屈原、杜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卡夫卡等巨人的身影。因为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下棋和揪魔方等一般娱乐,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是能冲刺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
声音四:
稍微有点诗歌学识修养的人,都能很快穿过小冰诗集朦胧语言的迷障,察觉到它的幼稚和拙劣。但它能够被大肆报道并迷惑一部分人,同很多人习惯阅读充满套路的消费文学,没有形成更好的文学审美品位有关系。
(二)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将剥夺人类工作岗位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把我们面前的复杂现实逐一“化约”:有了无人驾驶,复杂的路况和驾驶的疲劳都将得到缓解;有了自动化装置,庞杂无比的仓库将井井有条;无人餐厅实现之后,点餐、做菜、送餐的复杂流程将“一键完成”;有了家政机器人,人们将从繁琐的家庭事务中脱身……因此有人说,我们毕业时,目标是找到工作;但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使工作本身消失了。
事实上,历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类似的困扰,但人类社会进步的节拍并没有改变。正如蒸汽火车、计算机、程控电话等科技的出现和普及,让马车夫、打字员和电话接线员等职业隐入历史幕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将造成未来职业的变迁,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动化每夺走一个岗位,就会两倍地创造出新兴工种;2022年,新兴工种的就业占比将从当前的16%提升至27%。技术将催生新的商业机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不具备求新求变的思维。因此,未来并不是人都会失业。即便我们把大规模的生产领域都交给人工智能,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在不断地创新、寻求新知,我们每个人都会给彼此制造新的需求。
AI增强了人类的技能,使员工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AI让员工可以腾出时间,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相关素材:海底捞斥资1.5亿打造的“无人餐厅”里,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务员,瞬间被智能机器人取代,从等位点餐,到厨房配菜、调制锅底和送菜,高度实现了“无人化”!全球第一个24小时开放的智能无人警局中,人工智能警察可通过扫描找出犯罪嫌疑人,可帮助前来办业务的市民,还能自如的穿梭于城市之中,完成巡逻的任务。国内一家医院中,一台名叫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正在用灵活的机械臂,又有效地缝合着患者的伤口......
(三)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
声音一: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我们要面对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法律、规则和伦理的维护,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比如,面临“救一个还是救五个”的伦理难题,智能指挥系统需要作出道德上的设定;用“大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个人用户信息,商业主体的行为需要被严格规制,不少商家推广人工智能刷脸支付,商家所获取的消费者肖像数据该如何使用?再比如,人工智能创作的书法、绘画、稿件、音乐甚至小说等作品,版权到底属于谁?还有,近几年无人驾驶汽车多次出车祸,事故责任该由谁承担?这些问题都亟待法律来“画方圆”。
在伦理道德方面,“智慧社会”需要重视“人”的主体性,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人机关系和人机伦理。当丢失的物品可以自主呼叫主人,窗户能感知风暴而自行关闭,厨房里的食物拥有可追踪的识别码,冰箱可以发出续订牛奶的订单……一个“人与物彼此嵌入”的世界,更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避免哲学家警示的“机器的生命化和生命的机器化”,让人工智能符合人类价值观,服务于人类,服务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可以避免它被不当利用,以至于背离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初衷;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商在研发技术、产品时心中更加有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从而减少不需要的猜疑、恐慌和排斥,让人工智能这个“瓶中精灵”更好服务于人,开创“智慧社会”的美好未来。
(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声音一:重视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声音二:教育赋予人类较大的财富就是创造性思维,在人工智能都会深度学习的当下,如果我们仍在不遗余力培养机械僵化的人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未来行业都将随着人工智能而带来升级与变革,会有更多的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诞生。教育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若干年后,孩子们又靠什么来适应社会?
声音三: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或许我们有需要好好品味一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塑造真、善、美的心灵,让每个人的灵魂丰满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永恒追求。
声音四:家教机器人”走俏 买了“家教机器人”后,广州市民梁女士发现儿子有了爱学习的模样,“只要听着机器人讲诗词或者唱英语歌,他可以坐下来学好几个小时,嘴里一直跟着念,还会给我复述。”“家教机器人”帮助不少家长从辅导作业中解脱出来,也在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知识。
父母陪伴不应缺位。尽管“家教机器人”具有的辅助学习的功能,但它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家教机器人”功能再强大,科技再发达,也仍然需要家长用灵魂和爱为孩子的教育注入生命力。爱尔兰诗人叶芝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再高明的“家教机器人”,和孩子们之间也只是一种人与工具的关系,孩子们的情绪、情感,“家教机器人”难以感同身受,只能机械化、模式化地进行反馈,做不到“想孩子们所想,急孩子们所急”。
现代化的进程让一些人患上了“技术依赖症”,什么问题都指望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光有知识的学习,还有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位。
(五)人工智能的灵魂是“人情味”
(一)湖南大学读大学生组成的“This is us”团队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为主题,设计了一款可回收物的专属共享平台,为垃圾回收者、售卖者(拾荒者)以及工厂提供智能通道,推进绿色智能城市建设进程。拾荒者可以在平台上点击“我要卖”来售卖自己的物品,打造了一个社区拾荒者与回收站的连动系统,增强了弱势群体劳动效率。这群年轻人运用扎实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拾荒者面对的真实困难,真正做到了让人工智能助力人类美好生活。
新加坡的华人团队 “Hello World”队设计的名为“伴伴”的App也极具“人情味”,作品以解决新手父母的育儿需求为出发点,可以很好地满足新手父母这个群体的育儿需求,提供相应的育儿经验。“疯狂西瓜子”团队为有社交障碍群体设计了恋爱替身机器人、“凑凑”团队为有视力障碍的人群设计了智能识别辅助等作品。今年多个春运重点地区联合高德推出“温暖回家路”在线服务。通过“交警+科技”,为这支“摩托大军”打造一套回家的专署导航。服务于人民让科技有了温度。
中国的青年开发者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应用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较难能可贵的是其对日常生活、特殊群体的细致观察,赋予了人工智能‘人情味’,都体现了青年开发者的人文关怀和创新思考,有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灵魂和价值。
适用话题:创新与人文 人工智能与人情 青年社会责任感 创新来自于实际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阿尔法狗打败人类围棋第一高手柯洁的那个夜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恐怕不止围棋界的高手们,还有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字是人类在面临人工智能时代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时,需要达成的共识,我们不仅要共享成果,还要共同面对现在和未来所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独享自己的科学发现的成果,但站在人类牵手人工智能的关键节点上,和个人却不能过于独断和垄断,要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那就要站在全人类的视角想问题。
中国彰显的对人工智能未来走向密切关注和愿与全世界共享、共推、共进步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更是站在了人类命运同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