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卡开设DIY研读课,即将上大学的大一新生们,你们知道大学DIY研读课是什么?怎样的上课模式?小编从大学了解到这门新开的课程,现在跟咱们在即将去大学上学的大一新生们分享。
开学季即将来临,大学将面向全体本科生(包括2017级新生)推出50门“DIY研读研究系列课程”。这是由大学悦读书社、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相关院系联袂打造。
与传统课程中同学们仅是扮演着选课与上课的角色不同,大学的DIY研读课从课程设置到开课、授课,全部由学生主导完成。
何为DIY研读课?拥有三大特色
传统课程一般是由学校与院系邀请教授开设,同学们仅是扮演着选课与上课的角色。而大学DIY研读课从课程设置到开课、授课,全部由学生主导完成。DIY研读课拥有三个特色:一是教授由同学邀请,邀请为同学们所欢迎的、程度高的经验丰富教授;二是上课内容由同学与老师约定,学习为同学们所感兴趣的;三是上课形式联合理论与实践、基础坚固与学术探索、老师授课与学生研讨,自成一格。并且,DIY研读课是不断更新的,绝大多数课程只在该学期开设。
DIY研读课的选修,对选课同学的学习态度、学术基础、学术兴趣与学术能力有程度的要求。由于课程采取研讨的形式,一般采取15人左右的课堂容量。学生按照选课流程,通过遴选后,在开课的前两周内,可以通过试听的方式体验,教师则根据学生试听表现和对课程教学要求的适应度不断微调。
研读课如何诞生?小社团的担当
大学悦读书社创办于2015年9月,是挂靠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大学教务处下的一个学生自主研习研读的学术机构,也是“悦读经典”计划施行后创立的一个学术性社团。
记者采访到悦读书社的相关负责人,她说:“我们获得过学校的多次表彰,陈骏校长为我们发来贺信。我们邀请了校内外教授为我们开设了百场讲座和近五十门研读课程,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了好的平台。另外,在首开以学生为主体的DIY研读通识课。”
该社团经过长达两个多学期的筹备,包括广泛征集意见以及与教务处协商后,独立开设了本科生研读研究课程,即DIY研读课。2016年秋季学期起,大学DIY研读课推出首批6门课程,2017春季学期继续推出32门;2017年9月开始,课程将增加至50门。
研读课如何发展?从中文到外语
大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DIY研读课的基本结构:DIY研读研究课程+本硕(博)合开课程。其中,本硕(博)合开课程是将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向本科生开放选修,助益于他们将来研究方向的确定。
据了解,DIY研读课的程度高于新生研讨课和通识课程,而又不同于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高度性。它可以作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衔接的过渡课程,既满足本科生学术基础学理素养的养成,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索兴趣与学术研究素养。
由长江学者、文学院程章灿教授在2017年春季学期为本科生开设的DIY研读课程“《世说新语》研究”,广受学生欢迎。选修的本科生涵盖了文理众多院系。课程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六朝博物馆和六朝石刻进行了相关考察。据悉,大学将对研读课做进一步拓展——开设外语(小语种)文化类课程,将阅读从中文文献向外文原著转变,让同学们接触到第一手的外国学术文化。
这是大学探索的一套全新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这样的DIY课程,更大限度地发展了同学们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助力同学们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