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孩子恋恋不舍?怎样将孩子从手机里面拉出来?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7-09-22 16:10:40

  手机这个东西对于孩子的危害真的是很大的,以为孩子一般是很容易收到外界影响的。那手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孩子恋恋不舍?怎样将孩子从手机里面拉出来?

手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孩子恋恋不舍?怎样将孩子从手机里面拉出来?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玩手机不离手,吃饭玩手机,睡觉玩手机,上厕所也要玩手机,自从玩了手机后,成绩掉得一塌糊涂,很是让人头疼。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来,关于“孩子沉迷手机”这个话题就从没停止过。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下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孩子们如此恋恋不舍?

  孩子为什么依赖手机?

  只有找到较根源的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手机依赖症!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赖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

  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赖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较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孩子从手机里获得了什么?

  1.暂时的

  在学校,老师张口闭口谈学习,在家里,家长催着努力、盯着成绩,孩子身上背负了太多希望,也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他们也会累,这个时候,玩手机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庇护所,可以让他们获得短暂的。

  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尽情倾诉而无所顾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2.及时的反馈

  有些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是因为他们在急需要外界肯定的青春期,却无法从现实中获得回应,做得好做的坏,家长没有及时给出反馈。

  手机游戏不同,每赢一步,都会有相应的奖励,玩得熟练,就可以过关斩将、畅通无阻,这种满足感和获得感是孩子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

  因此,即便是家长三令五申、恨不得为了游戏断绝亲子关系,孩子依然无法斩断对手机游戏的爱。

  3.内心的激情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安排和干涉下按部就班地生活,到了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想要自己做决定,但家长干涉的欲望未消,孩子被牵绊着艰难前行,压抑感如影随形。

  在手机里,他们可以扎堆追捧自己的偶像,为之如痴如狂、肆意挥洒,他们可以谈论平时家长不允许他们涉足的话题,无拘无束;他们还可以在游戏的世界里展现自己的能力,豪气冲天。

  这许多乐趣,怎不令人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沉迷手机,对外面的世界兴趣减弱,那家长就要反省,是不是一些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家长没有给予他。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以吗?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游戏”的,孩子摸了游戏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快玩。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

  第二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这些孩子常常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宠坏的孩子”。

  父母应该怎么做?

  有一种能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

  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整天玩手机不能过1个小时,玩手机需要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也是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需要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较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

  学生如何根除手机依赖症?

  不带手机或带老人机上学,不接受理由的反驳。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为什么说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孩子的?复旦大学教授告诉你 下一篇:告诉孩子他需要有这些特质,每个家长都要教会孩子这些他将受益匪浅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