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有一位孩子的家长要求老师给她孩子换了七次的座位,家长说出了各种原因,这位家长还真的是少见。家长们为什么这么在意孩子的座位?跟伊顿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将近一个月
你对孩子的朋友熟悉吗
你听过孩子说的较多的
肯定是孩子的同桌
那么你对孩子的同桌满意吗?
伊顿教育小编下面要说的这位家长
就对自己孩子的同桌总是不满意
用各种理由要求老师给孩子换了7个同桌
老师回忆,这样说
退休教师庄耿沛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家长要求给孩子换同桌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让庄老师印象深刻。
当时班上有一个叫符永春的小男生,其家长郑女士曾经在一个学期内要求他给儿子换了7个同桌。郑女士给出的理由是同桌“上课总爱捣蛋”“不专心听课”“硬抄儿子作业”……
等到符永春过生日,他邀请班里同学参加生日聚会时,居然没有同学参加。对此,符永春很纳闷,向他母亲哭诉:“就是因为你让老师给我频繁换同桌,导致我现在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虽然不是每位老师都会遇到
如此极端的家长
但家长的确普遍对孩子的
同桌、小伙伴十分关注
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六成家长比较在意孩子的同桌情况。下面来看看家长都是怎么说的
家长A
同桌有互进退的效应,家长怎能不关注,毕竟孩子马上要面临考试了,很担心孩子有个调皮的同桌,影响孩子学习环境。
作为家长,我会在意的。青少年时期,择友很关键,孟母三迁充分的说明了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家长B
家长C
其实担心是有的,但是也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
家长们的心思态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顺利地学习、成长。那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与同桌之间的相处?
老师:“换”不是较佳选择,应让学生学会相处
对于同桌之间,首先应该引导孩子怎么和调皮的同学相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会交往的孩子往往能与不同个性的人和谐相处,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
同桌之间有一点小摩擦很正常,换座位不是较佳选择。老师们认为,包容是一种美德,应教育学生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学会发现同桌的“美”
家长希望孩子和学生同桌的要求很正常。但从深层看,这是个以什么为标准来看待人的问题。而大人的眼光往往影响孩子的思维,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特别是长大后看待社会也会产生偏见。
伊顿教育小编建议,当孩子向家长哭诉和同桌之间的矛盾时,家长要耐心地聆听,并引导该如何与同桌相处,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较后,要让孩子实践他们认为较好的方案。
较后伊顿教育小编想说“过度的干预,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无论你如何费心尽力地给孩子挑选学校、班级、甚至是朋友,孩子终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小伙伴。有的好静,有的好动,有的听话礼貌,有的调皮任性。而孩子也终将脱离家长的“控制”。所以,替孩子做选择、为他们打造“理想”的环境,屏蔽掉“不好”的伙伴和影响并不是长久之计。一味对同伴、环境进行抱怨和焦虑,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