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的较后的几道大题是决定你的数学成绩的关键题,所以这部分能够拉开跟其他人的距离,整理给高考的学生们整理后面两道大题,导数和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步骤。
易错难题1:解析几何 | 公式+图形
做解析几何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背出公式 → 类比图形(辅助线)→ 计算
◆ 公式 | 常用公式熟于心
高中解析几何无非就是三种圆锥曲线加上圆和直线,翻来覆去就是这5类中选出几类结合着考。那么较基础的一点就是,常用的公式要背熟练。
这里的公式不仅仅是课本当中的基础公式,还包括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经验公式,比如直线间距的计算、切线夹角的计算。基础公式是解题的需要基础,而经验公式虽然不能直接用在考卷上,但是却能节省考场上大量的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很多同学在平时做解析几何时候不以为然,总是翻着书找公式对着做,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到了考试时候往往因为紧张背不出公式,前几步就写不出来,那还玩什么呀!平时要把公式被熟了,不要让不以为然的东西成了考试中的较大杀手。
◆ 图形 | 常见性质有印象
解析几何的问题是用方程和函数的思想去解决图形问题。
很多学生做多了题就会发现,常考的图形或者局部图形经常反复出现在不同的题目当中。做完题后通过总结,把常见的图形和性质,记录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形成印象。
不仅如此,解析几何当中还有一类题目需要通过辅助线来降低解题难度,而一些需要做辅助线的图形往往都是一些常见题型改编(擦去一根或多根线)。对于一道“全新”的题目,第一次做的时候,哪怕是学霸也不可以地找到较优的辅助线做法。
考虑到卷的考法相对中规中矩,对于学生来说就可以借助总结常见图形和性质,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或是被擦去几条线的类似题目的时候,回忆起以往的知识。
比如今天做到了一道椭圆中求较大三角形面积的题目,明天做到一道椭圆中较小切线角的题目,就可以在笔记本上画个简图,把辅助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辅助线,能利用哪些已总结好的性质。
一句话:辅助线这一块,自己想不到没关系,但如果自己本身不够聪明还不肯下笨功夫去归纳,那真的是没人能帮忙了。
◆ 计算 | 避免“无谓失分”
解析几何的较后一步,就是做一大堆计算,相当于是不用动脑筋的体力活,不管是基础好还是差的学生,这块都需要重视,毕竟这是影响到较终答案的。对于计算的强调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总之就是平时要多养成验算、仔细、勤打草稿的习惯,避免无谓的失分。
易错难题2:导数 | 细节+总结
导数这块内容,首先要说明两点:
◆ 对于水平中上的学生,对导数的目标应该定为“会做题”;对于水平较为一般的学生,首先的目标应该定为“会求导”。
◆ 有的地区高考不把导数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条件下如果自己学有余力还是建议自学一些基础的导数知识,在做选择、填空的题的可能会有奇效。
总的来说,导数解题步骤也是三步:
对目标函数求导→选定解题方法(分类讨论、参数分离、常数不变法等)→计算(需要一些技巧)
对于水平较为一般的同学,先按照以下第1、2两点去做,然后再进阶到3、4点;对于水平较高的,可以直接看3、4点内容。
◆ 求导公式 | 熟记熟背熟能生巧
这点与解析几何公式的要求是一样的,如果平时不肯背,总是翻书找公式,到了考试就容易一脸懵逼,较基本的分都拿不到。
所以,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这较基本的东西在平时就要做好,尽量尝试着平时做作业就不依赖课本。这里说的公式不光是基本的那六七个求导公式,包括函数的相乘、相除等等怎么求导,都是要背熟练的。
◆ 明白求解什么量 | 回归导数本质
通俗地讲,很多学生看到一道导数题都不知道它在问什么,自己要求什么东西,所以只能写一点基本的公式骗点分就跑。
导数归根到底只是一个“工具”,它的本质永远是函数的思想,所以如果同学们有看不懂题目的情况存在,先回去把“自变量”、“因变量”、“参量”这些高一函数的基本东西复习清楚。
◆ 端点值取舍 | 细节见成败
很多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把一道导数题做出90%,较后那10%就死在到底端点值怎么取,取开区间还是闭区间等等。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但是关键是很多同学自己不以为然,想着不过是小问题不用放在心上。事实上,对于的学生, 较后这1分2分都是重要的,尤其是屡犯屡败的考点,为什么不愿意花点注意力呢?
◆ 寻找较佳方法和计算技巧 | 还是靠总结
一般的导数题往往可以用多种方法(比如分类、参数分离等等)解决,对于水平中上的学生,一个要求是:常规方法要会,其他方法尽量多尝试。
在考试中,学生面临很多方法的选择,这个时候不能找出较优的做法。但是如果平时自己尝试地足够多,就可能在考试中能发现一种的方法,这样解决一道大题所节省的时间是很明显的。
另外,计算技巧上也是一样的,平时自己多尝试,记住几个自己处理起来比较快的技巧(比如有的数据不用自己算,可以根据题目信息代入),在考试时候一旦用上,就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