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教育小编整理了陕西省豫南九校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后文会带来陕西省豫南九校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的横溢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传统所设置的召唤结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作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叙事的机缘,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发展到后来,“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而是直接登场,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抒情。此际,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间。
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相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对唱、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形成对杂剧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丰富性的生成。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成为明清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初看起来,叙事于其文本结构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易为抒情所左右,然其代人立言的角色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宫调叙事的结构模式等,作为这一文体的先天和元文体特征,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
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开,并逐渐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情节之规定、关目之要求,忽略人人物形象塑造的行为、言语描摹,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等。清代中期后,抒情之凸起与叙事之孱弱已然演变为戏曲叙事的一种特殊形态,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的现实自然也不可避免。
(摘编自杜桂萍《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
#p#副标题#e#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人主唱”是杂剧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但在南杂剧中这一特点的限制已经被冲刺。
B.杂剧“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直接导致作者创作时以自喻和直接登场方式表达自我。
C.传奇戏曲代人立言传统、诗词化的述和宫调叙事模式等元文体特征使抒情更容易。
D.戏曲作为世俗文化代表因而被文人喜爱,文人的改造改变了其本体意义的文体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古代文学史演进中叙事的理解多样性出发,引入叙事在古典戏曲小说中饱受挤压的基本观点。
B.第二段主要从文体特征、创作心理、文本体制等方面分析了杂剧发展中抒情影响逐渐深入的具体过程。
C.第四段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古典戏曲抒情与叙事关系的变化与中国戏曲衰落之间的必然关联。
D.全文主要以杂剧、南杂剧、传奇戏曲等几个古典戏曲种类为例,表现对古典戏曲演述方式演变的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戏曲主体性的横溢斜出而秉有的诗性文本特征,也许戏曲的叙事见长的特点就不会发生改变。
B.从戏曲这一注重叙事的文体中抒情的入侵事实来看,中国的其他叙事文学创作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现象。
C.相较于杂剧和南杂剧而言,传奇戏曲的篇幅大、规制长、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使其抒情性较弱。
D.文人在古典戏曲创作中不顾情节、关目、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根源于他们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片阳光
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 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约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
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村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较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较后的一进房子:白色的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央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布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来,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
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墊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有删改)
#p#副标题#e#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中描写了烛光,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阳光与烛光的对比,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
B.文中写自己六岁时出水痘的病情,却因喜欢“水珠”这个名称而将得病当成荣耀,体现了小女孩特有的童。
C.作者写对外面各种脚步声声音的猜想、等候、希望和墙外各种琐碎的声音,展现了病中女孩的孤独寂寞。
D.文章结构清晰,由眼前景象想起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5分)
6.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
材料二
近期,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严重损害了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对此,住建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称,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认真履行承诺,不得以增强住房销售价格、减少价格折扣等方式,限制、阻挠、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购房人签署自愿放弃住房公积金贷款权利的书面文件。
住房公积金是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专项资金。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个人住房货款。目前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25%,远低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据测算,一笔额度100万元、期限20年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比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节省利息支出20万元以上,能有效减轻职工购房负担。但近期,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严重损害了缴存职工合法权益。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的通知》。
(摘编自中新网《四部门联合发文:开发商不得拒绝购房人用公积金贷款》)
材料三:
“全款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在门口,公积金的把车挪走。”这个段子可以说是今年购房者较伤心的话题之一。对于想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购房者来说,今年常常出现类似的问题。
近日,住建部联合四部门印发《关于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的通知》,明确对住房公积金政策做了规范。《通知》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规范贷款业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自受理贷款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受托银行要及时受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和办理相关委托贷款手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加强对受托银行的业务考核。
此外,《通知》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要提供不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货款的书面承诺,并在楼盘销售现场予以公示等,维护公积金缴存职工的购房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开展拒绝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屋销售中介机构违规行为。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要水开发商不得拒绝公积金使用,程度上有利于更大地发挥公积金的作用,但从目前公积金在房地产中的作用看,较大的问题是公积金的贷款上限问题,过低的贷款上限约束了公积金的作用,只能被首付能力高的人使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许多房企基于资金的压力,会为了加快资金回笼,更偏好周期短的、回笼速度快的资金回笼模式,而拒绝购房者用公积金贷款。
(摘编自每日经济新闻《开发商拒绝公积金贷款将被严查,称还应解决上限过低问题》)
#p#副标题#e#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运用一个段子生动形象地揭示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映了用公积金购房的人的无奈。
B.住建部等部门下发的《通知》中不仅有对房地产企业的明确规定,也对公积金管理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
C.材料中不仅结合《通知》分析对公积金能否使用的问题,而且上提出了公积金使用中关于限额方面新问题。
D.材料米中严跃进的话直接揭示了公积金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指明了解决公积金存在问题的根本方法。
8.下列对材料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公积金缴存额增长率变化情况来看,我国的公积金缴存额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会影响其健康发展。
B.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公积金缴存余额的变化情况来看,其数量明显处于上升的趋势,可见公积金使用情况并不理想。
C.材料二中,住建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了对房地产企业限制、阻挠、拒绝购房人使用公积金购房的处罚办法。
D.从材料二、三来看,不能使用公积金购房对购房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00万20年期的商业贷款要支付利息20万元以上。
E.作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专项资金,公积金之所以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房产企业和公积金管理部门都负有的责任。
9.《通知》出台之后,你对公积金的使用情况有怎样的预期?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后进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频、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贵上表曰:“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后数年,转齐州刺史。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坐是除名为民。后从幸陕西,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上大怒。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废于家,是岁卒,年五十四。
(节选自《随书·卢贲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B.高颎苏威共掌朝政偾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C.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D.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子徵”中的“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黄钟”是古代打击乐器,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多为庙堂所用。后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D.“俯伏”即俯首伏地,就是跪下后头趴在地上,身体向下接近地面,手前伸或者环于头前,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是古代礼仪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贲读书不多,但是精通音律。他在担任相关职务时,上表皇帝,修订音律,将黄钟定位宫调,后来又受皇帝诏命与人删定周齐的音律。
B.卢贲慧眼识人,助力高祖称帝。他在了解到高祖的不同寻常后,就与其深结交,在高祖辅政和较终登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深受信任。
C.卢贲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他虽被贬任怀州刺史,但是兴修了利民渠和温润渠,引沁河水东流,灌溉盐碱土地,百姓依靠它而受益。
D.卢贲追求名利,终遭皇帝废弃。因为追求权力利益,他多次犯错,虽然皇帝对他给以宽宥,但他自恃有功而心怀怨愤,被皇帝弃之不用。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
(2)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
#p#副标题#e#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整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融为一体。
B.诗歌中“照我满怀冰雪”句生动形象写出作者的失意和无奈,将内心凄凉和感伤充分表现了出来。
C.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D.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叙事抒怀。
E.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15.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宁愿死去也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月亮的变化喻人生不能长相厮守的无奈之情。
第Ⅱ卷 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②亲吻着第一片雪花,眼前浮现的是粉红的桃花林里的姹紫嫣红,身处在百花丛中,又会想起夏天荷叶上的青翠欲滴。
③为了一睹学校风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进校门,有的甚至采用五花八门的“偷渡”方式进入北大清华校园。
④做文化,较怕没有耐心、缺耐性,老是想着一挥而就,总是琢磨怎样能立竿见影,这样永远不能将文化做好。
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新华字典》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出品方在推出APP时考虑营利因素,无可厚非。
⑥尽管互联网已经普及,但当前互联网产品良莠不齐,数字化内容的文字错误率要比纸质出版物高得多。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B.在“双”高校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会有所调整,“双”高校资源优势将逐渐凸显,考研录取难度必定会有所提升。
C.无论是对托幼机构乱象的忧虑,还是关于幼儿园安全的声讨,亦或是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的问题,中长都关注着一个话题:孩子交给谁才放心?
D.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学校元旦合唱比赛决赛将于12月29日下午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请各位领导莅临现场,参观指导。
B.张经理您好,我们原定于明天下午到贵处参观一事,因故泡汤了,须更改时间,我们另行磋商吧。
C.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接受你的邀请,加入海天文学社,相信我的加入会使贵社的发展更上层楼。
D.您冒昧赠给我大作,想让我为之写篇序言,可惜我只有八斗之才,这个要求我恐怕难以胜任。
#p#副标题#e#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过15个字。(6分)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提出了具体预防举措: ① ,各中小学校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二是开展家长培训,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 ② ,加快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建设,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③ ,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21.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面是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国人抒写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已经给出。(不得遗漏短语)(5分)
难报恩来 生为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1)上联:千秋青史 何堪魂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秋天到了,秋风婆婆拿着画笔,给绿叶着色来了。
枫树说:“我要红色,火红火红的。”
银杏说:“我要黄色,金黄金黄的。”
秋风婆婆来到小松树跟前,问:“小松树,你要什么颜色呢?”
小松树认真地说:“我挺喜欢这绿色,就不染了吧,谢谢您!”
于是,秋风婆婆便把枫树染得好似一片红霞,把银杏染得好似满树金子,深情地看了看小松树,飘然而去
“小松树,你真傻!总穿着一身绿衣裳,多单调呀!”“你看我,多漂亮啊!”
枫树和银杏整天数落小松树,并把红的枫叶和黄的银杏叶大把大把洒向大地,来炫耀它们的美丽。冬天还没到,它们就已把叶子抛洒光了,只盛下光秃秃的丫权。而小松树知道珍惜自己的每一片绿叶,每萌发一片新叶,才换下一片旧叶。因此,到冬天还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享: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