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咱们市玄武区的家长们注意了,市玄武区孝陵卫中心小学已经正式更名为农业大学实验小学,也就是孝陵卫中心小学将会享受农业大学提供的好的教学资源。除了能够享受农业大学的好的教学资源外,对于孝陵卫中心小学还有哪些实质性的好处呢?学校更名之后,还有哪些方面的东西将会发生变化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图:南农大网站
提炼南农大发布的重点
1、农业大学副校长闫祥林:
此次农业大学和孝陵卫中心小学“大手牵小手”既是大学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拓宽办学思路的创新,也是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好的教育资源需求的民心工程。闫祥林强调,学校将为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师资培训以及庆典等免费提供场地、技术、人员等支持 。
2、玄武区教育局局长陈发山:
此次孝陵卫中心小学更名工作是落实7月6日玄武区人民政府与农业大学签署共建协议的具体举措。孝陵卫中心小学是玄武区“新学校发展计划”学校之一,也是辐射城东好的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 ,双方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更名后,玄武区教育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农业大学实验小学的发展。
今天上午
《教育头条》记者
就更名后,家长关心的问题
对原孝陵卫中心小学、现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长霍文轩
进行了采访
背景资料: 市孝陵卫中心小学是玄武区东大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过硬、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省实验小学,与南农比邻而居、合作密切,南农卫岗校区是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施教区。
图:现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长霍文轩接受教育头条记者采访
高
小学作为玄武区“新学校发展计划”学校之一,怎样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在
第一学校更名后,将怎样借力农业大学高校雄厚的资源?
校长霍文轩 :用好的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孩子拓展学习的领域,开拓他们的眼界。同时也能引进南农大更多的资源,如南农大的科研场馆向孩子们开放,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学校还会更方便邀请到南农大的教授到我们学校来指导,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多方位的学习的机会
高
第二作为玄武区“新学校发展计划”学校之一,怎样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
校长霍文轩 :首先感谢玄武区委区教育局对我们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被列入玄武新学校培育对象,我们是以积极的状态来迎接这项工作。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颗新的东方明珠。我们的生源结构每年都发生改变,整个结构在优化。我们住地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子弟直接到我们学校来就读的越来越多,在我们学校附近就有市地震局,石油物探研究院,前线歌舞团,农业大学,还有一些部队,这些单位职工住宅区都在我们学校的施教区范围之内 。他们的子弟都是我们的生源,随着我们的学校这几年的发展,社会美誉度的增强,这些生源都逐步回流到我们学校,因此,我们学校的生源结构逐年优化,生源素质大幅度提升
高
第三作为玄武区“新学校发展计划”学校之一,学校师资是否也在同步优化?
校长霍文轩: 随着新学校计划的落实玄武区委区政府以及我们教育局对于新学校培育计划,学校的师资是有优先培育政策的。每年都有的新教师分配到我们学校,也有一些名特优的教师到学校来交流,也在培养我们学校自身的区学带,市青优,市学带,我们学校这几年师资队伍的建设在领导重视下,我们自己校本研修的加强下,教师队伍应该在做大幅度的提升
高
第四学校有哪些特色课程?新学期还会开设哪些课程?
校长霍文轩: 其实我们学校有很多特色课程,我们较重要的也是学校主打的是我们的“全经验课程”。这是我们现行课程设置对知识的重视、对孩子实践能力经验的积累还有一些欠缺。我们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校开发实施了这一课程,它包含亲近自然、触摸历史、走入社会、学会生存四大领域;然后在四大领域下又分为12个版块,分到每个年级,让孩子能够活用自己在学科内学到的各类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真实问题的一个工具,同时孩子们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增强。我们还有一个前沿、也有生命力的课程,那就是教育戏剧。教育戏剧和戏剧教育是两个概念。我们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的元素,开展教育活动,旨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从9月1号开始,学校在市教育局促教处和国际处共同帮助和关心下,引进一门国际课程就是英文戏剧,我们是作为市两所学校试点之一,会在我们的三年级和四年级,让每一个孩子都进入到英文戏剧课程,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当中去学习英文,把英文情境化,生活化,便于孩子们更好的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英文
目前,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新校门正在施工,记者看到,新的校门已现雏形。
图:正在施工中的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门
图: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新校门效果图(校方提供)
孝陵卫中心小学和南农大的渊源由来已久,孝陵卫中心小学的这次更名,这是双方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而这种“大手牵小手”的高校和小学的牵手模式,也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做出了新的尝试。
农业大学也表示,充分发挥“大手牵小手”的优势,为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师资培训等免费提供场地、技术及人员的支持,利用高校优势,在助力家门口的邻居的同时,也为教育格局的均衡化寻找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