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是之前一部火爆的电影,引起了一阵轰动,也收获了不少的票房和高的口碑。这是一部写的剧,看完电影之后,确实带给我们不少的思考。《我不是药神》由徐峥主演,讲述了白血病人想要重获新生,但是因为国内的药太贵买不起,只能等死,可是徐峥扮演的主角程勇从印度偷购的一样能治白血病的药,价格不贵,又能帮助白血病人缓解痛苦。
一开始,程勇就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老爸因为血管瘤,生命岌岌可危,程勇自己却交不起手术费。而孩子这边呢,前妻因为嫌弃程勇,要跟程勇离婚,还要把孩子移民到国外。这时的程勇,已经被逼上绝路了。摆在程勇面前的现实,还是很冰冷的。
这时,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找上门来,想让程勇代(走)购(私)药品。程勇问:走私药品是犯法的,你怎么不自己去?吕受益说:这是有风险滴。(后来才改口自己身体受不了)……生意人都要冒险,所以为什么要把风险推脱给别人呢?只是编剧很聪明,让程勇有不能拒绝的理由。
还有印度制格列卫的定价问题。在影片里,程勇定价5000块钱人民币一瓶。金思雅偏向病人一点,这个价格很合理,是个双赢的局面。病人们有了低价的替代药品,不用买四万一瓶的正版药,而程勇也有了利润。不过程勇的利润,除去走私费、运费、人工费……刨去了这些之后肯定拿不到4500那么高的利润。照这么算下去,程勇一年较多也就赚一百来万这样。为了这一年一百来万,程勇还要冒着坐牢那么大的风险。而,程勇的这种行为都可以说是做慈善了。
后来程勇觉得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才赚那么点钱,把代理权让给了张长林。承接第二点,程勇说要散伙了,程勇的小伙伴们的反应是什么?是鄙视、瞪眼、责怪。其实……牧师、黄毛、刘思慧不应该感激程勇给他们带来低价药来延长生命吗?特别是黄毛,程勇给他提供就业机会,给他提供延长生命的药品,黄毛的反应反而是较激烈的,敬完酒之后,捏碎玻璃杯,摔门而出。
程勇不就是不想再冒着坐牢的危险,赚那么点钱吗?他有错吗?当他不再继续进行这种慈善行为的时候,周围人对他不是理解,而是愤恨,恨他不继续走私药品了。第四点就有点……,在影片中,程勇把代理权给张长林没多久,程勇就开起了服装厂?还每月纯利十几万?有点梦幻,太轻易了点……
商人这个职业,就是为利而奔走的,有错吗?程勇是商人,要赚钱,要盈利,有错吗?没错吧!这就解释了,第二点即使程勇真的盈利4500,那也是程勇该得的。后来印度停产格列卫,程勇要从药店回购格列卫。在药店回收格列卫要2000一瓶,但是!程勇还是卖500一瓶。为了什么?程勇说:“就当之前欠他们的。”
……金思雅想说,为什么要把程勇塑造的那么圣母?程勇之于慢粒白血病人们,何来“欠”字?但是影片中,就是认为程勇欠了他们。程勇不就是没有继续“爱的供养”吗?就像,我帮你是情分,而非本分,别上升到道德层面。难道,我有能力帮你,而我没有帮你,就是我的过错吗?帮你是应该的吗?
从这点来看,真的不应该“你弱你有理”。慢粒白血病人脱下口罩是信任和认可,而戴上口罩则是否认和漠视。说明慢粒白血病患者还是责怪程勇没有继续帮助他们的。
在原型陆勇身上,当然没有影片中那么无私和博爱,但是陆勇在购买印度药的时候,顺便帮病友们解决付款的问题。陆勇没有帮病友很多,但是病友们仍然很感恩他的所做所为。算是这个冰冷的世界一点点的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