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具有教育意义的一部作品,由清代的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而蘧景玉却是这部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在《儒林外史》中蘧景玉是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在全部小说中占有的比重并不多,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也还是因为《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主题,毕竟这是一部讽刺当时社会现状的小说。整部小说中关于蘧景玉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在小说的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一节中,蘧景玉给一位老先生讲一个关于苏轼的故事,较后把范进套进去了。
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本来只是个笑话,却把范进的迂腐和无知赤裸裸的给暴露出来了。这里的范进就是我们中学课本上学到过的《范进中举》之后的故事。
二是在小说的第八回,蘧景玉代替其父,向王惠交接工作。在王惠奉承之后,蘧景玉却给泼了一盆冷水。
老先生,人生贤不肖,倒也不在科名。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以菽水承欢,这是人生之乐之事。
之后更是用自己的三声,“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对比官场的三声,讥讽王惠。他却不明就理,也是被套进去了。
整部小说,只有这两个故事和他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暴露性讽刺的方式,不是靠读者去体会到的,而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展现出来的。蘧景玉在这里充当了读者的角色。
但是从整部小说来看,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小说后来写道,蘧景玉30多岁就死掉了。这完全不符合小说情节设计中的,正面人物往往需要长存不衰的安排模式。
为什么在这部小说中,如此难得的蘧景玉,藐视科举功名利禄,遵守儒家道义的人物,却被作者很快就写死了呢?
答案在另一个文人身上体现出来,当时的名士王冕,听说要被征召,不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人生得意,而是立马逃进深山。
因为在无道、无德、无义的时代,贤才志士往往无用武之地。倘若违背意愿,踏入宦海便是人生痛苦的开始,远不如淡泊名利,退隐江湖,更加潇洒自在!
这里就看出来作者吴敬梓的两个意图,一个是当时的现实黑暗无比,表达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不满。
第二个用意是蘧景玉的早早离世,并不是因为他父亲说的,是为官的报应。而是说明了那个时代没有贤能之人的容身之处。
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系通过小说中的事迹,达到第一重讽刺的目的。再通过读者,达到第二重的讽刺,从而起到了双重讽刺的效果。蘧景玉的出现也只是作者达到讽刺效果的一种方式而已。
对这部小说的相关情节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儒林外史》原著。对蘧景玉的原型做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