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是现在中小学生存在的不好的现象,家长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在学校被欺凌了?哪些孩子容易受到校园暴力?这篇文章主要对孩子受到校园欺凌事件做一个解读。
一.什么行为可以定义为校园欺凌事件?
究竟什么才是校园欺凌,是这样定义的:蓄意攻击,伤害他人,制造恐慌,使他人产生畏惧的行为。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诽谤,辱骂,敲诈勒索,起绰号,散布谣言等。
校园欺凌给孩子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深深的伤害,尤其是精神上的伤害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这种阴影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呢?
1.生理发育早熟的女孩儿、晚熟的男孩儿
晚熟的男孩儿因为身材还没有得到发育、认知水平不能适应当下的学习,学业困难的程度较大,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更易焦虑、更加渴望成熟,也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轻视。
早熟女孩儿的身体发育可能会受到其她同学的嘲笑,她们自己也会因为自身的身体变化而羞于融入集体中,所以,早熟女孩儿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退缩、同学接纳度低的情况。
这两种孩子,他们在遭受别人的诋毁、攻击时无力反抗,但是又渴望有同伴儿,所以有时宁愿被奴役、被调侃着卑微的成为不受欢迎的“伙伴”,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又因为胆怯无法摆脱,继而遭到越来越严重的言语或者身体的欺凌。
2 .缺少家庭支持的孩子
家庭教养方式的偏差,容易使孩子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①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管教过于严厉,不能对孩子做评价,打击、否认孩子的情况经常出现,所以他们往往胆小懦弱,有了问题不敢和家长沟通,怕家长在他受伤的心灵上再洒盐,只能自己隐忍,较终成为被欺凌对象。
②一些被溺爱的孩子也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被溺爱的孩子过度被保护和约束,丧失了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就会变得不自信,凡事消极被动,遇到一些欺凌者,他们自然就成为了被欺负的对象。
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情感严重疏离。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支持和帮助,父母的冷漠让孩子的拒绝感十分强烈,他们害怕被同伴拒绝和抛弃,渴望来自同伴的那点儿温存,可是能力有限,只能对着那些强者摇尾乞怜,成为被调侃、欺凌的对象。
3 .本身有的性格缺陷的孩子
①心理过于敏感脆弱。有的时候,小朋友的一些正常玩笑,别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感受,这些孩子的心理却无法承受,他们会用激动表示抗议,他越激动,其他孩子看着越有意思,越想逗他,有过几次重复之后,他就成为了被欺凌对象了。
②人际交往能力差,说话没有分寸、不会看场合,即使自己说的是好话,也会因为表达不清楚,而遭人厌。
③属于挑衅性格,人们普遍认为他有点儿傻、愣,但是他本人却认为自己很聪明,喜欢逞口舌之快,爱用不讨人喜欢的话调侃别人,当大家都不喜欢他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可能成为被欺凌对象了。
成为校园被欺凌的对象往往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所以,以上的问题出现越多、成为被欺凌对象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 被欺凌对象的日常表现。
1.喜欢为他人跑腿、传递消息,其实就是别人的马仔、小弟的角色。
2.爱给同学买些小吃小喝,笼络别人跟他玩儿,而大家并不会因此尊重他。
3.学习成绩不良,语言表达不畅,不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赏,或者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的负面评价比较多。
4. 性格懦弱,敏感多疑、好哭,好激动,打架又没有能力,这样的孩子一旦有能力打假,日后容易发展成为欺凌者。
5.亲子关系差,被欺凌的孩子多数和父母的关系都不是常规型的,所以,他们不能把自己受到的委屈告诉给家长。
四、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1、改进亲子关系。无论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问题,但较主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顺畅,或溺爱纵容或粗暴干涉,孩子没有正确表达自己情感需求的渠道,有了问题不能、不敢向家长求助,只能依靠极端手段:或恃强凌弱或消极忍耐。所以,家庭教育是消除校园欺凌的一个阵地。
2、多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进行餐桌讲述,讲述学校、班级、朋友、同学之间当天发生的故事,从孩子的讲述中感受孩子的情绪、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需要的时候给孩子以帮助;
3、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支柱。要全接纳孩子,不打击、不羞辱孩子,给孩子自尊、自立的教育;
4、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如果卷入了欺凌事件,要及时和老师联系,建立家、校合作的帮助机制,让孩子始终在成年人的监管之下,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