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楠哥 2018-02-25 14:54:27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答案】1.D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混淆范围,“中国的边疆”错,原文是“中国较早的边疆”。B项,任意嫁接致误,“‘华夷之辨’观念深,它本身复杂,还与其他边疆问题相纠缠”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两个方面,而“本身复杂,还与其他边疆问题相纠缠"指的是第二个方面“族际关系中的矛盾”,不是“‘华夷之辨’观念深”。C项,“开始与发展形势和要求不适应”错。原文是“与发展形势和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性更加突出”,即“不适应”并非从21世纪开始的,而是从21世纪变得更加突出。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混淆范围,C项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范围、作用扩大,“‘一带一路’构想来论证”错误,原文只说通过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另一方面是陆地边疆在发展中的地位。至于“一带一路”构想只是“陆地边疆在发展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对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所支撑的问题之一。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B项强加观点,“主要是为了解决族际关系问题"分析错误,原文观点是“把边疆视为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重于解决这个特殊区域内的区域性问题”,族际关系只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并无“主要是为了解决"的说法,因为原文还说“族际关系问题也需要纳入到区域治理的框架中谋划”。

  4.B

  5.地里的庄稼、河里的鱼虾、山上的花木等家乡田野的故事;一年四季外面社会变化的小故事;瓦与风彼此不理解而闹矛盾的故事。

  6.①瓦是乡村建房的材料,是乡村的象征;②瓦是乡村的外衣,严严实实、一丝不苟盖在房子上,遮风挡雨;③瓦是乡村的守护者,默默不语,任劳任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④风是在外工作的人们的象征,有开阔的眼界,有广博的见识,或者有奢华的生活。⑤瓦下听风,就是听风在房顶与瓦彼此述说心里话,听到乡村内外有趣的故事,听出了一种怀乡之情;⑥瓦下听风,听出了一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特点,经历一种人生并过好自己的人生的道理,不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
#p#副标题#e#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语段的作用,B项考核文章的手法,C项考核文章的内容,D项考核文章的结构,其中B项,“回故乡的迫切感”错,联系原文“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这里表明长久没回家,心里惦念着家,只要家还在,心里就踏实了。

  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此题注意根据题干和“乡下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这句话找到答题的区位在文章的4.5两段,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风,听风在房顶与瓦说些悄悄话”“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讲讲外面的小故事”“他们谈论的,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我爹都要上房扫瓦,扫下的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概括“家乡田野的故事”“外面社会变化的小故事”“闹矛盾的故事”。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作答,此题注意分析“瓦”和“风”的特征,然后分析“瓦下听风”的含义。文中“瓦”表层是是乡村建房的材料,深层是乡村的象征,瓦是乡村的外衣;特的特征表面“严严实实、一丝不苟盖在房子上,遮风挡雨”,深层“瓦”是“乡村的守护者,默默不语,任劳任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风”是在外工作的人们的象征,有开阔的眼界,有广博的见识,或者有奢华的生活。“瓦下听风”表层听到乡村内外有趣的故事,听出了一种怀乡之情;深层看“瓦下听风”,听出了一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特点,经历一种人生并过好自己的人生的道理,不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7.D

  8.AB

  9.①激发了国人读书的兴趣。②反思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③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④让人在骄躁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丝浪漫。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较为准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A项,“功利心使现代语言干瘪苍白”强加因果;B项,“均”错。此处仅为李定广的观点;C项,陈更没有提到“诗歌的不足”。故选D。

  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C项,“更深刻”错;D项,“一致认为”错,材料中也指出了节目的不足;E项,“材料一诙谐幽默”错。故选AB。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较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9.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一到材料三,注意从这些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社会影响就是谈它的价值、作用、效果等的,从三者材料中认真筛选即可

  10.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经史”“儒术”“百家之言”“州郡”等即可作出判断。
#p#副标题#e#

  11.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12.D。D项,“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错,应是直接表达。

  13.(1)答案: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及”“执”“亲”“与……俱”)

  (2)答案: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大业。(“祖考”“揽授”“与之断金”“克”)

  试题分析。第一句得分点:“及”,等到;“执”,拿;“亲”,亲自;“与……俱”,与……一起。

  第二句得分点:“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参考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陕西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

  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苟额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印绶,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额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

  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

  14.CE

  15.同:身处异地的孤独、思念之情。异:①李煜被囚于宋,登楼只见缺月、梧桐、深院,由寂寞秋色引发的是无法排遣的故都之思、亡国之痛。②魏野作客异乡,借登楼所见的“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描述了边塞的凄苦之境,由此引发思乡之情。

  【解析】

  14.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手法的赏析。A项中“反问”应是”设问”;B项并未体现长年戍守边关和军营生活。D项中“此中离恨”是指二人皆为“客居异乡”,同怀客愁,而非指两人分别日久、难以相聚的愁苦之情。

  1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答出相同点:身处异地的孤独、思念之情。不同点:李煜是故国之思、亡国之痛。魏野是思乡之情。

  16.(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铁骑突出刀枪鸣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使用正确。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多用于贬义。褒贬失当。零敲碎打:指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使用正确。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使用错误,应为“不厌其烦“。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使用正确。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不合语境,应为“娓娓道来”。
#p#副标题#e#

  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语序不当,改为“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并且确保道路通畅”;B项,结构混乱,改为 “取消医疗药品 加成对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来说”或“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对取消医疗药品加成”;D项,表意不明,“许多人还不认识”表意不明,是“他不认识别人”还是“别人不认识他”。

  :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取消医疗药品加成对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来说”或“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对取消医疗药品加成”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光顾”为“敬辞”,不能用于第一人称“我”。B项,“府上”为敬辞,不能用于第一人称“我”。D性,“一得之见”为谦辞,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20.①何曾都有智慧 ②有智慧的人也不都有学问 ③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解析】第一空前表明谈论的话题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通过“有学问的人”与空格后面的“?”空格后面内容,可推知,该处想表达的内容是,有学问的人,难道都有智慧?第二空前“反过来说”表明与前面所说相反,前面说有学问的人不都有智慧,那么这儿就应该是“有智慧的人也不都有学问”。第三空,说的是第三种人,话题仍然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根据语境,空格前表达这种人学问不足,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可推知,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因后面是问号,是反问句,所以第三空应填“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21.②有了素材,也不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③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仔细阅读①句,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①句是对文段中“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观实际且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假以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较后按①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22.【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哲理性的语句的归纳性的材料作文,答题的关键是找到这几种事物的契合点,如从白云、车轮、圆规的角度可以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要脚踏实地;从波涛、瀑布、竹子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不畏艰难、善于总结。

  :这类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这些句子。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言之成理即可。
#p#副标题#e#

  【例文】

  脚踏实地,经营人生

  高尔基说:“一切美丽的都是朴素的。”脚踏实地地生活便是一种朴素,如此经营人生便是一种美丽。专注于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一切的上帝。

  懒惰并非缺少目标,而是缺乏踏实。古时,陈蕃独居,屋舍庭院杂乱不堪。父亲的朋友来访,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他有鸿鹄之志,但较后却无法实现。这不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语吗?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姑娘在做保姆的同时,自学英文,苦练普通话,凭自考文凭当了老师。陈蕃不乏远志,却没有踏实的行动;姑娘志不在高,却用踏实的脚步经营了她美好的人生。

  梦想者并非没有行动,而是行动不切实际。法国思想家傅立叶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不满,幻想通过宣传与教育来建立以“法郎吉”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大同社会相似。在这个组织里,人们衣食无忧,无需艰辛生活,社员的劳动报酬都由组织支付,而它却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较后由于资金不足,倒闭了。傅立叶的梦想成了空想。王猛,晋朝人,先后担任中书侍郎、司徒等要职。他根据当时朝廷尸素不理,征税繁重等现状,采取流放、拔幽滞等措施使兵强马壮,垂及升平。傅立叶的“法郎吉”固然美好,但他忽略了实际,使得美梦成空;而王猛则因地制宜,较终成功地让繁荣昌盛。走向理想要步步为营。

  平庸者并非缺乏追求的脚步,而是脚步虚浮。有一些人无常志却常立志。今天一个志愿明天一个理想,干了一行换一行,无常心。香港把默默无闻、常年做配角的演员叫甘草演员,曾拿过两届TVB视帝的黎耀祥就做了二十年的甘草演员。在这样漫长的二十年间,他从不抱怨,踏实演好小角色,终等来了那个成就他的“柴九”。假如他拒绝演小角色,那是否还有他今天的大紫大红呢?人生总有不如意的事,要学会不嫌弃,要踏实走好每一步。

  你是否还在幻想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华丽变身?人不能总生活在梦境中,人生正如打地基,不一块一块砖打上去,何来不动摇的避风港?走过荆棘,爬过高山,渡过河流,脚踏实地,人生终将迎来曙光。

  不要在乎周遭对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对周遭做了什么,踏踏实实地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漫漫长路,踏实走好每一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甘肃省
上一篇:省市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期末)考试语文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