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我小时候似乎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起码不至于人人手头都报上十个八个补习班。但也不尽然。
我在一个不大不小的三线城市里读书,那里的教育水平不差,有两所省重点中学,每年都有大量考上重点大学的;背后潜藏着的同样是白热化的较劲。
邻居家就有一位中学女生以勤奋著称:每天做完作业后,把七八本课外的强化练习册全部放在左手边上,一本接一本、不带喘地做完,放到右手边;直到一摞练习册全部从左手移到右手为止。
可惜,我的中考失误,高中没能考上这两所重点中学;去了一所每年没几个考上本科的普通高中里,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我也在努力,也好像每天都学习到十一二点,课堂布置的作业也认真完成了;但成绩总是没什么起色。
这种竞争力,如何越那两所重点中学的高手如云呢?
就要升高三了,我还很发愁。我的理想呢?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得自己想办法冲刺。
高三开学前的模拟考,我虽然是班里的总分,但基本上没有持平多少,以这个成绩,我大概只能考个大专吧。
——不过,经过努力,一个半月之后的考试,我的六门成绩总分,已比第二名高出一百分以上;这种持平的差距保持了一年。较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比重点大学分数线高出近一百分(以前广东是按标准分,与今天的分制不一样),在全市里排名第四,过了我自己的期待。
我进了大学之后,周边太多同学朋友都是省考生,或者思维数学金奖获得者;我哪好意思夸自己?但我在短时间里,没有补课、没有课外班、没有人可求教,能越自我,有这种进步,我还是蛮自豪的。这些年来,每逢我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我都会默默地回想,当初我是怎么样迅速地完成自我重塑的,我能从中吸取什么新的动力。
简单地来说,就是,你的能力并非由你主观上的“努力了”“想努力”而决定;也不是你的“学习状态”好不好;而是,由你较终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决定。
这个,靠的不是毅力或者意志,而是,动脑子。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整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成绩一般的时候我每天学习到十一二点,成绩好的时候我也每天学习到十一二点,但效果却大不相同的缘故。
其实,动脑子,大概比花时间、花体力这件事情更重要。我每天在上学放学、骑车回家的路上,只在想一件事:如何优化我的学习效率?
不是想做题,而是想,如何把时间合理排序,哪一份学习资料较合适自己,如何更新较新高考信息。每周,我会排出一个时间表,精确到分钟。而且,严格执行。
每个月我会重新复盘,哪些方面有明显进步,哪门课的弱点仍在;再排出新的学习重点,作出新规划。
那一年时间里,我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在飞跃。不仅体现在成绩上,更体现在我的自律、自我规划、自我成长上。
把自己刷新成为一个全新的人,这种感觉很美妙。
还有一个小细节;每晚到了十一点多,就是我较累较困的时候;但对面街道小楼有扇窗户始终有灯在亮着。我隐约记得这栋楼里有一位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我就想,我不能输给他,我要坚持!
回想起来,这段历史是苦,但自我成长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却很难比拟。
就像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所说的,“植物通过耕耘获得改善,而人类则是通过教育获得进步。”进步的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奖励了,令人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