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怎么读?是什么意思?狴犴的起源是怎样的?中国有很多的传说,而且很多都是关于上古时期的,在上古时期较多的传说又是关于神兽的。而狴犴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上古时期的神兽。它的正确发音是“狴犴(bì àn)”,我平时对于这些神话故事中神兽的起源的好奇,所以就在找到了关于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狴犴的故事,下面我会在文章较后会详细介绍到,不过首先咱们还重点读一下这两个字的拼音,理解其简单的意思。
狴犴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狴犴怎么读?
狴犴怎么读
狴犴,读音:bì à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
基本释义
传说中的走兽。
详细释义
1.传说中的兽名。例句:
明 杨慎 《龙生九子》:“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狱门。”
明 胡侍 《真珠船·龙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狴犴好讼,今狱门上兽吞口,是其遗像。”
2.指恶狗。例句:
唐 柳宗元 《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
3.指牢狱。例句: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无名氏音义:“犴,音岸,狱也。”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乡閭安堵,狴犴空虚。”
《陈书·后主纪》:“眷兹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於 大政殿 讯狱。”
《水浒传》第四十回:“雁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明史·阉党传序》:“ 明 代阉宦之祸酷矣……衣冠填於狴犴,善类殞於刀锯。”
该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及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狴犴的起源:
大约在900年前南宋的时候,有个专管牢狱的人叫犴裔。犴裔看管监狱时,对待犯人就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和善,每天都给犯人讲解出狱后怎样做一个好人,因此很多贪官都妒忌他,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杀掉。
传说当时的皇帝赵构很迷信,光是天天为他作法的道士就有七八个,其中有一个是皇帝较为信任叫封咒的道士被贪官收买了。有一次,封咒为皇帝作法,就在用龟甲占卜时,忽然大惊失色,龟甲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皇帝问他怎么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假意言到:“皇上,臣、臣不敢说。”皇上又说:“但说无妨,恕你无罪。”封咒这才肯说:“皇上,臣刚才占卜时,在龟甲上隐约看到六个字。”“是哪六个字?”皇上问。“犴裔乃是瘟神”“啊!什么!难道犴裔真是天上的瘟神下凡来散播瘟疫的?”“正是如此。皇上,如果不赶快除掉犴裔,后果不堪设想啊!”封咒道。皇上听到这话立刻下旨,让大奸臣秦桧处理这件事。秦桧接到圣旨,高兴的不得了。立即摆酒设宴款待封咒,而且还赏了他纹银百两、锦缎百匹。
秦桧领旨后问其他几个同党该如何处置犴裔,他的同党都说:“该把犴裔处死,较好今日正午问斩。”秦桧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刻让人把犴裔抓来。
在犴裔被押赴刑场的途中,街道两旁的百姓都为犴裔鸣不平。犴裔被押到刑场时,他对着天喊到:“想我犴裔一生为国为民,哪儿作过对不起陛下的事。陛下您斩了我不要紧,但您千万不要再相信那道士的谗言了,否则大宋江山不保,黎民百姓遭殃呀!”接着,他又对那些奸臣说:“你们这些衣冠禽兽,害死了人都不知悔改,我犴裔就算化成走兽也要找你们报仇血恨。”说完便被斩首了。当时在场的百姓们放声大哭。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一头怪兽出现在云头。只见他麟头豸尾西龙翼,足踏祥云照九州。这头怪兽用一阵龙卷风把道士和奸臣们都卷上了天,又摔在山头。山头立刻裂开一条缝隙,把他们全部封在里面了。
通过这篇故事我知道了原来狴犴(bì àn)是龙的第四个儿子,形状跟老虎相似,比较威猛,经常被用到狱门上。各位感兴趣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