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我们在说一个女孩子没有出家,就会说她是黄花大闺女,其中对于黄花闺女的出处是来自哪里呢?其实这次词语较早提出来是在我国的古代,然后现在人一直在一些场合延用“黄花闺女”这个词语。
在民谚传说中,黄花闺女一词与南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或是《木兰辞》中的“对镜贴花黄”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历,于明代才多见‘黄花闺女’的确切记载,比如《三刻拍案惊奇》。在此前的元代叫‘黄花女儿’,比如《窦娥冤》和明代的《封神演义》[注1]。
《窦娥冤》成于元初,而关汉卿出身医户,到大都后才开始杂剧创作,因此黄花女儿一词,应已在民间流传,并且是北地方言的可能性更高。于是便想到南北宋的问题,这样就想到了‘黄花晚节’的典故,与可见宋代黄庭坚的“黄花白发相牵挽”的诗作。‘黄花晚节’于宋代多见表述,不仅黄庭坚,也可见韩琦的“且看寒花晚节香”。于此处黄花、寒花指菊花,而晚节则是说到晚年仍可增加自身的气节操守。
通过这点,对比黄花闺女的待字闺中,或者黄花闺女便是指守节之事。但孤证不举,于是便再举例‘黄花郎’[注2]。总不能说,是男子也“对镜贴花黄”,这就成像姑了……可是在黄花郎此处,所提的重点并非气节贞操,只是年长无妻,等若今日的单身狗。而说到无妻,那边是鳏夫,与寡妇相对。
于今日鳏寡多指丧偶,可在古时并不是。《孟子·梁惠王下》说的是“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无分丧偶与否,只要没有就是鳏寡,端的是粗暴简单。因此或可说,黄花闺女的待字闺只是说未嫁人或嫁不出去,贞操倒成了次要问题,因此才可见《封神演义》中的六十八岁黄花女儿。可惜若真是如此,那可就远不及‘对镜贴花黄’的故事那般美妙动人了……
[注1]:《窦娥冤·第一折》张驴儿云:“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又《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人家六十八岁的黄花女儿(指马氏)”。
[注2]《醉醒石》第十三回:“这来嫖的几个黄花郎,年长无妻。”